麈髦副白玉,挥弄柔毵毵。
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
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
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题目为《和李文伯暑时五首扇》。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第一句:
  • “麈髦副白玉”:形容笔的外观精美如同白玉般洁白。麈(zhú)是一种古代的笔,这里用来形容笔的材质。
  • “挥弄柔毵毵”:挥动着笔杆,笔毛柔软而长。
  1. 第二句:
  • 描述了笔的动作:“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
  • “不独”:不仅仅,表示不仅仅是。
  • “效击拂”:比喻笔的挥舞动作有如打击和拂拭。
  • “与君为指南”:把笔作为指引方向的工具。
  • 注释:这里的“指南”指的是书写时的指向,比喻笔在写作中的作用。
  1. 第三句:
  • “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
  • “诸生”:这里指的是文人学者。
  • “临广坐”:面对广大的空间或座位。广坐通常指宽敞的场所,可能是书房或讲堂。
  • “辩口剧春蚕”:形容说话能力强,言辞流畅,如同春蚕吐丝一样细腻。
  • 注释:通过“辩口剧春蚕”来赞美那些口才好、能够言善辩的学者们。
  1. 第四句:
  • “此物为解纷”:这个物品是用来解决纷争的。
  • “吾常见不谈”:我常常看到它被用来避免讨论问题。
  1. 第五句:
  • 这是最后一句,与前四句形成呼应。
  • “解纷”:在这里是指解决问题。
  • “吾见”:我常常看到它被用来避免讨论问题。

我们对整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七绝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夏日文人学士挥笔作画、吟诗作对的画面。首句以“麈髦副白玉”开篇,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文人手中的笔如同精工雕琢的白玉一般珍贵,更巧妙地运用“挥弄柔毵毵”来形容笔触的柔和与灵动,展现了文人雅士挥毫泼墨时的从容与优雅。颔联“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既表达了笔墨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关系,又寓含了诗人对于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中应遵循规范、引领风骚的期许。颈联“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则通过对文人学者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的场景描写,凸显了他们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特点。尾联“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则以“解纷”二字为核心,点明了诗人对这种能够化解纷争、消弭矛盾的笔所具有的深刻认识与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文人墨客雅集场景的精彩描绘,又有对笔作为文学创作重要工具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贾岛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深邃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