藨蓘年仍恶,耕桑命亦微。
原头买茶去,江口换鱼归。
顾影行犹畏,全生计已非。
五陵游侠客,裘马本轻肥。

诗句大意为:诗人感怀王彦舟、苏景谟两位侍郎,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展望。以下是对这首诗更详细的赏析:

  1. 诗句释义
  • “藨蓘年仍恶”:藨蓘是一种植物,此处用它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隐含了岁月无情的意味。
  • “耕桑命亦微”:耕桑代表农业劳作,命指生命或命运,这句话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命和命运都显得微不足道。
  • “原头买茶去”:原头可能是一个地名,指的是茶的原产地,买茶可能是指为了生计不得不购买茶叶。
  • “江口换鱼归”:江口是另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捕鱼的地方,换鱼归表示为了生计不得不捕鱼回来换取生计所需。
  • “顾影行犹畏”:顾影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影子,行犹畏可能表示行走时感到害怕,担心自己的未来。
  • “全生计已非”:全生可能是指全部的生活,已非表示生活已经不同于以往。
  • “五陵游陕客”:五陵是古代帝王陵墓所在的区域,陕客可能是指陕西地区的游侠客,他们通常以豪放不羁著称。
  • “裘马本轻肥”:裘马可能是指穿着华丽的衣服和马匹,轻肥表示生活富足。
  1. 诗句翻译
  • “藨蓘年仍恶”:岁月如匆匆过客,无情地剥夺了一切美好。
  • “耕桑命亦微”: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们像农民一样辛勤耕作,却无法把握命运。
  • “原头买茶去”: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远赴他乡,购买茶叶换取生活所需。
  • “江口换鱼归”:在河边捕鱼,换回的是微薄的生存费用,难以支撑生活开销。
  • “顾影行犹畏”:独自行走时,总是感到害怕,担心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 “全生计已非”:整个生存的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 “五陵游陕客”:那些曾经在长安(今西安)一带游荡的游侠们,如今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 “裘马本轻肥”:他们过去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变得如此奢侈和无忧无虑。
  1. 诗句解析
  • 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当时金兵南侵,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
  • 人生感慨:诗人通过对两位侍郎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生活遭遇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 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将两位侍郎与自己相比,将游侠客与平民百姓相比,通过这些对比,突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的复杂。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思想启示。
  1. 历史评价
  • 黄彦平是宋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黄彦平的生平事迹并不为人所熟知,因此关于他的更多信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1. 相关诗词
  • 除了《感事寄怀王彦舟侍郎苏景谟大夫》之外,黄彦平还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例如,他的《送李德邻知建昌军》一诗中写道:“君行天下遍,我独泪沾巾。万里关河外,三吴人物新。故人同日别,老眼各中年。何日东归日,重携酒满船。”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之情。再如,他的《春夜即兴》一诗中写道:“春风吹柳绿,夜静月如钩。花落知多少,鸟鸣报岁秋。孤灯照书卷,幽梦入云楼。世事随流水,浮名似叶舟。”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心境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王彦舟和苏景谟两位侍郎的不同境遇,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黄彦平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