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初种今如许,少日行遮雉子斑。
看舞翠绡三百顷,却须花絮了春闲。

注释:

  • 田间春晚:即《麦田春色》一诗。
  • 麦苗初种今如许:麦苗刚刚种植,现在长势已经这么茂盛了。
  • 少日行遮雉子斑:小时候在田野里玩耍,经常被雉鸡(即野鸡)的斑点遮挡视线。
  • 看舞翠绡三百顷:看着那三百顷翠绿色的桑麻(即麦苗),就像在跳舞一样。
  • 却须花絮了春闲:春天的闲暇时间,只能看着花絮飞舞,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通过对麦田春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麦苗初种今如许”,这句诗描绘了麦苗生长的情景。这里,“初种”指的是麦苗刚刚种植,“如许”表示生长得非常茂盛。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麦苗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感受。
    “少日行遮雉子斑”,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小时候在田野里玩耍的场景。这里,“行”指的是行走,“遮”指的是遮挡,“雉子斑”指的是雉鸡的斑点。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童年时的快乐时光以及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回忆。
    “看舞翠绡三百顷”,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看着翠绿色的桑麻(即麦苗)跳舞的情景。这里的“翠绡”是形容麦苗的颜色,如同丝帛一样美丽。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却须花絮了春闲”,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闲暇时间。这里的“花絮”指的是飘落的花瓣和柳絮等,它们在空中飞舞。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天的闲暇时光里,可以自由地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麦田春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农耕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