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文章世所珍,终惭无补费精神。
浮名肤外增馀赘,薄宦戈头寄此身。
养志吾方同邴曼,谈书谁复问山宾。
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那能用楚人。
【注释】
①安礼:即李安礼,字公度,唐时著名文学家。②宏词:博学宏才,指学问广博,辞藻华丽。③奉寄:敬词,表示尊敬地赠送。④浮名:虚名,空名声。肤:皮肤,比喻表面的、空洞的。⑤薄宦:微薄的官职,这里指小官。⑥养志:修养性情。⑦邴曼:即邴原(142—208),汉末隐士。⑧谈书:谈论诗文、书法。山宾:晋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323—373)曾隐居在会稽东山,人称“山中宰相”。⑨自怜:自嘲。坐顷:不久之前。三遗矢:形容自己多次犯错或失败。⑩衰晚:年老色衰。楚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后为楚国大夫。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以文采和才学来勉励朋友。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能的高度赞誉,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感慨,同时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
首联写吏部文章世所珍重,却终感无补于事,只是徒费精神而已。颔联写浮名虽增而外有皮肉,薄宦则如利剑悬挂于头上,都是身外之物,没有实际意义。颈联写自己虽然立志修养性情,但与邴原相比,仍觉不足;谈书论诗,无人能比肩王徽之。尾联说自己因屡遭挫折而自惭形秽,年已衰老,不能像屈原那样流芳百世了。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一首赠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