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横杳霭有无中,叠观层台一梵宫。
万轴琅函方杜口,数声啼鸟正谈空。
溪云抱影侵行屐,香篆飞烟袭晚风。
薄宦羁人如接摺,自惭来往苦匆匆。

我们来看第一句“山横杳霭有无中”,这是一句描绘景色的句子。其中“山”指的是大寺所在的自然风光,而“横”则形象地表现了山的形态。“杳霭”是指云雾缭绕的景象,“有无中”则是说山在云雾之中,仿佛不存在。

接下来看第二句“叠观层台一梵宫”。这句描述了大寺的建筑特点。“叠观”意味着层层叠叠的观景台,而“层台”则是形容建筑的结构。“梵宫”则是指佛教寺庙,这里用来指代大寺。

再来看第三句“万轴琅函方杜口”,这句诗描绘了大寺内部的藏书情况。“万轴”是形容书籍的数量众多,而“琅函”则是指装书的盒子,也暗示了书籍的珍贵和价值。“方杜口”可以理解为正在闭门整理或阅读。

第四句“数声啼鸟正谈空”,这一句描绘了大寺内的自然环境。“数声啼鸟”指的是几只正在啼叫的鸟儿,而“正谈空”则是指它们似乎正在讨论佛理或禅宗思想。

第五句“溪云抱影侵行屐”,这是一句描绘诗人行走在大寺内的情景。“溪云”指的是大寺附近的溪流上的云雾,而“抱影”则是指云雾环绕着诗人的身影。“侵行屐”可以理解为云雾侵蚀着行人的鞋子,这里的“屐”是一种古代的鞋子。

第六句“香篆飞烟袭晚风”,这句诗描绘了大寺内的气氛。“香篆”指的是香烟缭绕,而“飞烟”则是指飘散在空中的烟雾。“袭晚风”可以理解为烟雾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最后一句“薄宦羁人如接摺”,这是一句感慨时光易逝的句子。“薄宦”指的是微薄的官职,“羁人”则是指被束缚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如接摺”可以理解为像是接到折扇一样,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通过对大寺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