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
石弹不妨随物化,自求鸮炙自应便。

诗句解析:

  1. “古椿朝菌已忘年” - 这句诗意味着,就像古代的椿树和清晨的菌类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命似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这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永恒生命的向往或感慨。

  2. “贫病宁须更问天” - 这里表达的是,对于贫困和疾病,诗人认为不需要再去向天空(可能指命运之神)询问。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某种程度的接受,或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超然态度。

  3. “石弹不妨随物化,自求鸮炙自应便” - 这两句表明,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可以像石头一样顺其自然地变化,而追求安逸的生活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决定。这里的“鸮炙”(可能指的是烤肉)象征着舒适和享受,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译文与注释:
病中作
古树如朝菌,忘却春秋长;
人生多贫病,何需问苍茫?
石质随流变,自在任风浪;
自寻滋味好,安享是良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喻人,通过对比古树和菌类的生命周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人用“古树如朝菌”来说明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从而引出“人生多贫病,何需问苍茫?”的感慨。这里的“贫病”不仅是物质上的贫穷和疾病,更是对人生困境的概括,而诗人对此的态度是释然和接受。

接下来的“石质随流变,自在任风浪”,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展开。在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石头比作人的命运,强调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顺其自然,不必过于执着。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坦然与豁达。

最后两句“自寻滋味好,安享是良方”,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认为,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里的“滋味”和“良方”都是比喻,意指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选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