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怀缨绂寄浮居,来泛烟波拟钓徒。
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鲻鲻。

【解析】

题陈宣事烟波泛宅

忘怀缨绂寄浮居,来泛烟波拟钓徒。

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鲻鲻。

注释译文:忘掉官衔和绶带,寄身于水滨的茅屋,我来泛舟,准备像古人那样垂钓隐居。

我想到将来要治理洛阳的河道,你一定要帮我,用桨把河中的鱼赶到洛阳,让它们在那里繁殖。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退隐生活、渴望为国效力的诗。前两句说自己抛弃了功名利禄,寄身于江湖之中,打算像古人一样,来享受隐居生活的清雅。后两句说,将来有机会治理好洛阳的水道,一定请你帮助我,用桨把河中的鱼赶到洛阳,让它在那里繁衍生息。诗人在这首小诗里,虽然只字不提国家大事,但通过“洛上”与“浮居”的对比,以及末句“正橹”与“钓徒”的映衬,都流露出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题陈宣事烟波泛宅

忘怀缨绂寄浮居,来泛烟波拟钓徒。

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鲻拃。

注释译文:忘记佩戴官印,寄身于水滨的茅屋,我来泛舟,准备像古人那样垂钓隐居。

我想到将来要治理洛阳的河道,你一定要帮我,用桨把河中的鱼赶到洛阳,让它们在那里繁殖。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自己弃官隐居,来泛舟烟波之景,表现了闲适的心情;后二句则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希望将来能治理洛阳河道的愿望。全诗虽未直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但在隐居生活中,仍不时表现出忧国之情,这从诗的末二句可以看出。

此诗写隐居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关心。诗人虽已归隐,但对朝廷事务仍然关注,这种矛盾心态,是封建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