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头白长昏昏,海图旧绣冬不温。
更遭恶卧布衾裂,尽室受冻忧黎元。
诗人穷愁自古尔,岂若种艺依青门。
嗟予老懒世不用,穷巷久雨无高轩。
虫鸣鸟噪感时节,嫠不恤纬羞前言。
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
君胡衮字富褒饰,三复妙语将谁论。
知君独负青云器,欲使饥者名长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诗首联交代写作背景,颔联写诗人生活困苦,颈联写诗人感慨时事,尾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诗人穷愁自古尔”,从古至今,文人骚客都难免有穷困潦倒之时;“岂若种艺依青门”,与其在仕途上穷愁潦倒,不如在家耕种为生。“余”字领起,表明这是一首酬答诗。

译文:

杜陵人的头发白了也常常感到昏昏沉沉,冬天的海图旧绣不再觉得暖人。

又遭受恶劣的睡姿使被子裂开,全家受冻担忧黎民百姓。

自古以来诗人就常感到穷困潦倒,哪里如农夫那样种田依靠青门?

唉!我这衰老懒惰的书生没有受到重用,长期居住在狭小的巷子里没有高高的房屋。

虫子叫鸟鸣使我感受到季节更替,寡妇不担心织布而羞于提起往日的事情。

我的残破文章被遗弃不用,自愧我像水塘一样没有深广的源头。

您姓何名衮字富褒装饰得很华丽,三次读诵您的妙语让我赞叹不已。

知道你独自具有高远的志向,想要让饥饿的人名垂千古。

【注释】

①杜陵:指杜甫,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官左拾遗,后人称他为杜拾遗。长昏昏:形容年老体衰。②海图:即海图锦,指画有海陆洲渚的地图。冬不温:比喻生活贫困。③恶卧:不好的睡眠。布衾(qīn):用粗劣材料做的被子。④黎元:指黎民百姓。⑤诗人:指杜甫。⑥种艺:指务农种地。青门:指长安城西的青门外。⑦余:我。⑧诗人穷愁古来如此,岂若农夫种艺依靠青门。⑩久雨:长时间下雨。无高轩:没有高大的房子。轩,通“轩”,高敞的房舍。⑪虫鸣:虫叫声。鸟噪:鸟叫声。时节:季节。⑫嫠:寡妇。⑬残章断简:即残缺不全的文章。⑭潢潦:泥沼。⑮三复:多次吟诵。⑯独负青云器:独自有做官的抱负。⑰饥者:饥饿的人。⑱长存:永远存在。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当时杜甫已由华州司功参军改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兼右拾遗,在朝中负责草拟文告,并参与一些实际政务工作。这首诗就是他奉和友人萧颖士赠答之作。

首联两句,写自己年老多病,生计困难,生活贫寒。“头白”,是对自己老年的一种概括,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一种总结。诗人感叹年老力衰,头发都变白了,却依旧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不满与无奈。颔联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由于身体虚弱,加上疾病缠身,诗人连睡觉的姿势都难以选择。而妻子则因为生活的艰难,不得不忍受寒冷的侵袭。这两句既写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写了妻子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以及人们所面临的困境。颈联两句,诗人借古人之口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他认为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难免有穷困潦倒之时。与其在仕途上穷愁潦倒,不如在家耕种为生。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失望,也表达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尾联两句,诗人再次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无奈。他感叹自己衰老懒惰的书生没有受到重用,长期居住在狭小的巷子里没有高高的房屋。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生问题的担忧与关注。最后两句,诗人借何衮之名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他认为农民虽然生活在贫穷之中,但仍然值得尊敬与关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心弱势群体的愿望。

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与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