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
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
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
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

【解析】

此首七绝,前四句写景,后三句抒情。诗人在奥村晚望,眼前山随寒云断续,天与暮霭低垂,稻畦迷漫上下,樵径自东西分。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末两句写自己虽身居异地,但心存故土,未敢卜隐居。赏析:

“山逐寒云断”一句,以景作结,山随寒云断续,暗寓着时世的动荡不安。“天随暮霭低”一句,以景作结,天随暮霭低垂,暗寓着时世的昏暗不明。

“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写景。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把视线从远及近、从小到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地展开,写出了一幅幽静的乡村晚景图:稻田里水汽蒸腾,雾气弥漫,看不见田埂;树林深处传来阵阵砍伐声,不知樵夫去向何方;夕阳西沉,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晚饭。诗人抓住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晚景图,使人感到一种温馨恬静的气氛。

“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诗人想到自己的故土,想到了故乡亲人。他想起了自己曾立下的誓言:“功名本无根,尽付东流水”(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他想起自己的抱负,想报效祖国,可现在却身在他乡,远离家乡,不能为国效力。所以,虽然身处异域,但他仍然心系故园和国家。

“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诗人说,自己虽然有为国家立功建业的雄心,但还不敢贸然决定是否归隐。因为自己还没有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还没有报答国家的恩德,还不能算一个真正的英雄。因此,自己要继续努力,等待时机,为国尽力,报效国家。

【答案】

山随寒云断,天随暮霭低。

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

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

未敢卜幽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