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大水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 洚水:指洪水,这里比喻社会动荡或灾害。
  • 垂儆:留下警戒。
  • :应当。
  • 高穹:天空。
  • 岂不仁:难道不仁吗?
  • 赏析:诗中通过比喻手法,将社会动荡比作洪水泛滥,表达了对政治失序的担忧和对治理者的问责。
  1.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 发陈遵故事:提及古代贤明之治。
  • :追究。
  • :过错,责任。
  • 赏析:诗人在询问,面对当前的困境,应该由谁负责,是对政治人物的问责和期待。
  1.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 岸落:河岸崩坍。
  • 溪容:河流水流。
  • 山摧:山体坍塌。
  • 土色:土地的颜色。
  • 赏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灾难后环境的感叹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 伤心:悲痛。
  • 耆旧:年长而有经验者。
  • 赏析:诗人以“伤心”表达对灾情的悲悯之情,并通过询问年长者来寻求救援和支持,反映出对普通人民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灾害与社会乱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通过对历史贤人的引用及对当前情况的提问,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