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长多忤,持身转觉孤。
夤缘新齿舌,收拾老头颅。
我已诃泷吏,君谁诵子虚。
同归灯火读,家里石渠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与世长多忤,持身转觉孤。”
- 注释: “忤”,逆,不合;“持身”,即保持自身,形容自认为与众不同或高洁独立。
- 译文: 我长期与世人格格不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 赏析: 诗人通过自我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的态度,反映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外界的不满。
2. “夤缘新齿舌,收拾老头颅。”
- 注释: “夤缘”,即钻营,寻求机会;“新齿舌”,指新近得势的人或言论;“收拾老头颅”,意指放弃旧观念或态度,适应新环境或观点。
- 译文: 为了获得新的机遇,我放下了陈旧的观念和固执的态度。
- 赏析: 这里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社会变迁时,愿意调整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适应新的环境。
3. “我已诃泷吏,君谁诵子虚?”
- 注释: “诃”,责备;“泷吏”,可能是指当地的官员或地方官员;“子虚”,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原指虚无不实之谈,此处用作反问。
- 译文: 我已经在指责那些地方官,你又能如何呢?
- 赏析: 这句表明诗人对当地官员的不满和批判情绪,同时也显示了他希望改变现状的决心和行动。
4. “同归灯火读,家里石渠书。”
- 注释: “同归”,共同归处;“灯火读”,指在夜晚读书;“石渠书”,可能指家中藏书丰富,有专门的阅读空间。
- 译文: 我们一同回到那温暖的灯光下读书;家中有着丰富的书籍供我们翻阅学习。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挑战,以及他为了适应变化而做出的自我调整。诗中充满了对旧观念的批评和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整体上,诗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