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访怪,怪不在。茅君山,来相待。
【注释】白玉蟾:传说中的道士。出题壁:指写诗作画。茅君山:即茅山。相待:以礼相见,接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记事诗,记述了诗人访白玉蟾的经过。白玉蟾,即吕洞宾,唐末五代时道士,有道术,曾授钱塘县令李灵龟“三昧心印”。他隐居罗浮山,自号纯阳子,后遇钟离权、铁拐李、云房等仙人。此诗描写访仙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白玉蟾的仰慕之情。
“怪访怪,怪不在。”这两句是开门见山的一句,点明访人的主题。“怪”,指奇怪。“不在”,即没有在那里。这里说奇怪地来访,其实白玉蟾并不在那里。
“茅君山,来相待。”这是第二句,说明白玉蟾在茅君山。“相待”就是以礼招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什么偏偏来拜访你?
下面几句是第三至第六句:“茅君山,来相待,茅君山,来相待。”这两句是重复的,但意思却不同。前一句意思是: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请你好好款待我吧。后一句意思是: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请你让我多待一会儿吧。这两句是写白玉蟾的态度。他虽然已经来了,但并没有马上招待客人,而是先让客人在山上多待一会儿,这就可以看出他的礼貌和热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茅君山,来相待。茅君山,来相待。”“茅君山”既指地名,也指人的名。这里的“相待”是说接待客人。“来相待”是说白玉蟾热情地接待来访者。这两句的意思是: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请你给我留下一点印象吧!
全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表现了白玉蟾热情好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