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大罗天。法眷姻缘。如花玉貌正当年。帐冷帏空孤枕畔,枉自熬煎。
为此建斋筵。追荐心虔。亡魂超度意无牵。急到蓝桥来解渴,同做神仙。
浪淘沙是唐代教坊曲,属“商调”。这首词以佛教题材为主,通过叙述亡魂向佛祖忏悔、请求超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乐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死轮回观念的理解。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
- 稽首大罗天: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大罗天,佛教用语,指极乐世界。这里可能指的是亡魂所在的净土。
- 法眷姻缘:法眷,即佛家眷侣,泛指佛教徒;姻缘,原指夫妻关系,这里可能是指亡魂与佛法之间的深厚关系。
- 如花玉貌正当年:如花,比喻年轻美丽;玉貌,形容容貌如玉;正当年,意为正值青春时期。这里描绘了亡魂年轻时的美丽容貌。
- 帐冷帏空孤枕畔:帐冷,形容房间内寂静无人;帏空,表示床上空无一物;孤枕畔,意味着孤单地躺在枕头边。这里描绘了亡魂在孤独中度过夜晚的情景。
- 枉自熬煎:枉自,白白地;熬煎,形容煎熬痛苦。这里表达了亡魂对自己生前行为的悔恨之情。
- 为此建斋筵:为此,指为亡魂举行祭拜仪式;斋筵,即斋戒后的祭祀活动。这里描述了为亡魂举行祭拜仪式的场景。
- 追荐心虔:追荐,即追念并祭祀亡故的亲人或朋友;心虔,表示诚心诚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亡魂追念并祭祀的虔诚态度。
- 亡魂超度意无牵:亡魂,指已故之人的灵魂;超度,佛教用语,指引导亡灵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世界;意无牵,意味着亡魂不再受世间纷扰所困扰。这里描述了亡魂被超度后摆脱了世俗烦恼的境界。
- 急到蓝桥来解渴:蓝桥,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解渴,比喻解除心中的烦闷和渴望。这里暗示亡魂来到蓝桥是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和欲望。
- 同做神仙:同做,一起成为;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这里表达了作者希望亡魂能够与自己一起成为神仙的美好愿望。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 第一句:“稽首大罗天。”——稽首,是对佛祖的敬称;大罗天,指极乐世界。这里描绘了亡魂所在的净土景象。
- 第二句:“法眷姻缘。”——法眷,即佛家眷侣,泛指佛教徒;姻缘,原指夫妻关系,这里可能是指亡魂与佛法之间的深厚关系。
- 第三句:“如花玉貌正当年。”——如花,比喻年轻美丽;玉貌,形容容貌如玉;正当年,意为正值青春时期。这里描绘了亡魂年轻时的美丽容貌。
- 第四句:“帐冷帏空孤枕畔。”——帐冷,形容房间内寂静无人;帏空,表示床上空无一物;孤枕畔,意味着孤单地躺在枕头边。这里描绘了亡魂在孤独中度过夜晚的情景。
- 第五句:“枉自熬煎。”——枉自,白白地;熬煎,形容煎熬痛苦。这里表达了亡魂对自己生前行为的悔恨之情。
- 第六句:“为此建斋筵。”——为此,指为亡魂举行祭拜仪式;斋筵,即斋戒后的祭祀活动。这里描述了为亡魂举行祭拜仪式的场景。
- 第七句:“追荐心虔。”——追荐,即追念并祭祀亡故的亲人或朋友;心虔,表示诚心诚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亡魂追念并祭祀的虔诚态度。
- 第八句:“亡魂超度意无牵。”——亡魂,指已故之人的灵魂;超度,佛教用语,指引导亡灵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世界;意无牵,意味着亡魂不再受世间纷扰所困扰。这里描述了亡魂被超度后摆脱了世俗烦恼的境界。
- 第九句:“急到蓝桥来解渴。”——蓝桥,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解渴,比喻解除心中的烦闷和渴望。这里暗示亡魂来到蓝桥是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和欲望。
- 第十句:“同做神仙。”——同做,一起成为;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这里表达了作者希望亡魂能够与自己一起成为神仙的美好愿望。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以佛教题材为主,通过对亡魂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苦乐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死轮回观念的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术语和意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同时,通过对亡魂的描写,也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怀念和对亡者安宁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佛教题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