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半凋残。
满目青山。
姓名恍惚古人看。
追忆平生都似梦,今日魂还。
老去鬓毛斑。
努力加餐。
百年应作六如观。
世事浮云君莫管,还我渔竿。

【诗句注释】

故旧半凋残:过去的朋友们大多都已经凋敝了。

满目青山:眼前都是青翠的山峦。

姓名恍惚古人看:我的姓名就像古人那样模糊不清了。

追忆平生都似梦,今日魂还:回忆过去的生活就好像一场梦境,现在才醒悟过来人的生死如同梦中的幻象,现在才明白自己的魂灵仍然归来。

老去鬓毛斑:年岁已高,两鬓斑白。

努力加餐:要好好保养身体,注意饮食。

百年应作六如观:人生短暂,应该像佛教所说的“六度”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世事浮云君莫管,还我渔竿:世间的一切如过眼云烟,不要过于执着。让我回到自然,找回那支钓鱼用的竹竿吧!

【译文】:
昔日的朋友已经凋零半残,眼前的山峦一片葱茏。
我的名字变得模糊不清,恍若古人所描绘的一般。
回忆起那些生活往事,如今看来都像是一场梦,现在才恍然大悟,人的生命就像梦中虚幻的影子一样,现在才明白自己的魂灵仍然归来。
年事已高,两鬓斑白。
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
人生短暂,应该像佛教所说的“六度”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世间的一切如过眼云烟,不要过于执着。让我回到自然,找回那根钓鱼用的竹竿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怀旧友的诗词。诗人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通过反思生命的意义与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脱世态、追求内心平静的智慧。

第一句“故旧半凋残”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往朋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故旧”指的是过去的老朋友或旧日的朋友们,而“半凋残”则形容他们的状态已经不如从前,可能是因为时间的流逝或者生活的变迁导致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日渐衰老、离世的惋惜和哀伤。

第二句“满目青山”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反映。这里诗人看到的只有青山,没有其他人或物。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可能源于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的感慨。诗人可能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世界隔绝,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系。

第三句“姓名恍惚古人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模糊记忆。这里的“姓名恍惚”可能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记忆有些模糊不清,甚至忘记了自己真正的姓名。这种模糊的记忆可能是由于时间久远或者生活中的种种变故所导致的。

第四句“追忆平生都似梦,今日魂还”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诗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梦,现在才醒悟过来,人的生命就像梦中虚幻的影子一样。这种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认识和对无常的思考。

第五句“老去鬓毛斑”则是对诗人自己年龄和外貌的描写。这里的“老去”指的是年纪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而“鬓毛斑”则形容了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这种衰老和变化可能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第六句“努力加餐”则是对诗人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照顾。这里“努力加餐”可以理解为提醒自己要注意饮食和身体保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这种关心自己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健康的看重。

最后一句“百年应作六如观”是对人生态度的阐述。这里的“六如”是一种佛教用语,指代佛教中六种基本的人生观念:色、受、想、行、识、名。诗人认为,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这首《浪淘沙其四》通过回忆过去和朋友的离世,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诗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