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小丁貂。
艳色茸毛。
金珰满座总粗豪。
妆向美人头上去,别样妖娆。
双尾鬓云交。
秀映眉梢。
若教上马更多娇。
从此香闺添小字,唤作昭昭。
浪淘沙 其三 咏昭君套
一握小丁貂。
艳色茸毛。
金珰满座总粗豪。
妆向美人头上去,别样妖娆。
双尾鬓云交。
秀映眉梢。
若教上马更多娇。
从此香闺添小字,唤作昭昭。
【注释】:
- 浪淘沙:词牌名。此为《浪淘沙》的第三首。
- 其三:这是一首咏昭君套的作品,所以称为“其三”。
- 小丁貂:指貂尾,一种珍贵的装饰品。
- 艳色茸毛:形容貂尾的颜色鲜艳,毛发浓密。
- 金珰(dāng)满座:指戴满了金饰的帽子。珰,是一种首饰,这里泛指头饰。
- 美人头上去:指美女头上戴着貂尾。
- 别样妖娆:形容美女的美貌非常迷人。
- 双尾鬓云交:指美女的发髻中,两股秀发相互交织在一起。
- 秀映眉梢:指秀美的容貌映衬在眉毛上方。
- 若教上马更多娇:如果能让美女骑在马上,那将更加美丽动人。
- 从此香闺添小字:从此在闺房中,美女的名字会被称为“昭昭”等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昭君之美的词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女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美丑标准和审美观念。
首句“一握小丁貂”,诗人以“小丁貂”作为切入点,描述了貂尾部的小巧玲珑,同时暗喻了女性的柔美。接着第二句“艳色茸毛”则进一步描绘了貂尾的颜色和质地,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惊艳之感。
第三句“金珰满座总粗豪”则是对场景的描述,金珰满座,意味着场面的热闹非凡;而“总粗豪”则表达了一种豪放的风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环境,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做了铺垫。
第四句“妆向美人头上去,别样妖娆”则是对美女形象的具体描绘,诗人用“妆向美人头上去”来表现美女的美貌如何令人陶醉,而“别样妖娆”则强调了这种美丽的独特和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双尾鬓云交,秀映眉梢”则是对美女发型及容貌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对鬓发和眉毛的刻画,展现了美女的端庄典雅之美。“若教上马更多娇”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美女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
整首词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美女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的标准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