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根初作两枝荣,五朵终连独干明。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轻。
春花秋叶垂千载,雁字鸰原了一生。
孝友编中图画底,子孙忽自占清名。
【注释】
匡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瑞木:传说中的一种仙木,其木可以千年不衰。五朵:指松、柏、柳树五种树木。天瑞:上天降下的吉祥。轻:轻视。春花秋叶:比喻松柏长青,四季常绿。雁字:指书信。鸰原:即“鴳原”,指坟墓,泛指墓地。孝友:孝顺与友爱。编:书册。《孝经》:“子曰:‘庶矣哉!孝乎!’传曰:‘庶则不虞之谓孝也。’”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瑞木,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有这一棵孤苦的树,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后,终于开出两朵花来;但即使它结出五枚果实,也不能使它的枝叶都长得茂盛,而必须让它成为一棵独立的大树,才能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中间四句进一步发挥这一主题。前两句以松柏为比,指出了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他想到自己的一生,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依然像这棵瑞木一样,保持着旺盛的青春和生命力。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孝悌友爱的赞美,他认为孝悌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永远传承下去。
【译文】
孤独的树根刚发芽就长出了两枝,最终结出五颗松果却只长出一根独干挺拔的松树,多么吉祥啊!看那松柏的长寿和尊贵,为何人们却轻视草木?
春天的花秋天的叶垂挂着千年之久,就像雁阵排成的“一字长蛇阵”一样,它们终生都不会改变。我们应当学习它们的孝悌友爱精神,子孙们才会获得清白的名望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