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无穷恨,山林只自豪。
云行地欲尽,风立天相高。
灵草如堪饵,浮生计可逃。
人间何扰扰,万里一秋毫。

【注释】

上天池寺:指天台山的上天池寺。今古无穷恨,山林只自豪,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在山林中隐居,他们虽然有无穷的怨恨,但最终还是选择以山林为家,以自娱为乐。

云行地欲尽,风立天相高,意思是说天空的云彩行走得已经快走到尽头了,而高耸入云的山峰却依然高不可攀。

灵草如堪饵,浮生计可逃,意思是说那些神奇的草木如果能够用来作为药物,那么人的生活就可以得到解脱。

人间何扰扰,万里一秋毫,意思是说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总是被无尽的烦恼和琐事所困扰;而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只有一片宁静和平和。

【赏析】

《上天池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今古无穷恨,山林只自豪”。这里用了一个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今多少英雄豪杰在山林中隐居,他们虽然有无穷的怨恨,但最终还是选择以山林为家,以自娱为乐的思想。这里的“山林”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云行地欲尽,风立天相高”。这句诗通过描绘天地之间的广阔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和向往。在这里,“云行地欲尽”意味着天空中的云彩行走得已经快走到尽头了,而“风立天相高”则形象地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灵草如堪饵,浮生计可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神奇草木的珍视和赞美,认为它们具有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功效。同时,诗人也在借物喻理,暗示着人的生活可以像这些神奇的草木一样得到解脱和安宁。这里的“浮生”指的是人生,而“一秋毫”则是比喻生活中的琐碎和烦恼。

“人间何扰扰,万里一秋毫”。这句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纷杂世事的不屑和厌倦。他感叹在这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中,人们总是被无尽的烦恼和琐事所困扰;而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只有一片宁静和平和。这里的“扰扰”形容世间的喧嚣和混乱,而“一秋毫”则表示在这广阔的世界中,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李白的《上天池寺》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不满。这首诗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