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有大木,琅玕叶敷腴。
末至更摧落,岂复润朽株。
东西四百载,天明拱黄图。
哀哀李杜死,诸贤亦沦胥。
庸蜀反初燃,大厦终难扶。
长怀追爽鸠,谁复来此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阅读史书时所引发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一、首联

诗句: “空山有大木,琅玕叶敷腴。”

译文: 在空旷的山林中,有一棵巨大的树木,其叶子像琅玕(一种美玉)一样繁密而润泽。

关键词解释:

  • 空山大木: 描绘了一片广阔的山野景象,给人一种深远和宁静的感觉。
  • 琅玕叶敷腴: 形容树叶繁茂,色彩鲜绿,生机盎然,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赏析: 首联通过“空山”与“大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宏大的自然景观,为后文的感慨埋下伏笔。

二、颔联

诗句: “末至更摧落,岂复润朽株。”

译文: 树木虽然茂盛,但最终也会凋零,哪里还有机会滋润腐朽的树干呢?

关键词解释:

  • 末至摧落: 表示事物发展到极点后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败或消亡。
  • 朽株: 指已经腐朽的树根,常用来比喻那些无法挽回的事物或人。

赏析: 这一联表达了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

三、颈联

诗句: “东西四百载,天明拱黄图。”

译文: 这棵树历经四百年风雨,天空明亮地映照着它拱卫着的黄色地图。

关键词解释:

  • 四百载: 指的是很长时间,这里强调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积淀。
  • 黄图: 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地图,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地理的方位。

赏析: 通过“天明”与“黄图”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某些事物的永恒不变的敬畏之情。

四、尾联

诗句: “哀哀李杜死,诸贤亦沦胥。”

译文: 悲伤啊,李白杜甫都已经离世,其他杰出的贤人也纷纷消逝。

关键词解释:

  • 李杜: 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的才华横溢,被后人传颂。
  • 诸贤: 泛指历史上众多有才学的文人。
  • 沦胥: 指沦落失意,这里用来形容文人失意、沉沦的状态。

赏析: 尾联通过对李杜和诸贤的描写,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哀叹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人才流失的感慨。

五、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世事沧桑时的感慨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