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 注释: 志士(有抱负的人)正在努力向上爬升,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译文: 那些有志向的人正努力向上攀登,却遗憾不能像鸟儿那样高飞远翔。
  •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1.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 注释: 尽管他们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但最终还是被束缚在了山岗上,无法像鹰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 译文: 虽然他们渴望能够像鹰一样翱翔天际,但最终却只能困守在山岗之中,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悲哀。
  • 赏析: 这里的“束缚”不仅指物理上的约束,更隐喻了内心的羁绊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这种现实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反思。
  1.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 注释: 白杨树在夜晚发出凄凉的声响,诗人回头看着这些树木,感叹自己为何还要依赖它们呢?
  •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白杨树发出的萧瑟声音引起了诗人的遐思。他回头看到这些树木,不禁感慨万千,觉得自己为何还依赖它们呢?
  • 赏析: 这个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强调了自己与自然、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1.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 注释: 人的一生终究是有限的,无论聪明与否,最终都会走到尽头。
  • 译文: 人的一生总会有终结的时候,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最终都将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 赏析: 这里的“百岁会有尽”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而“智愚同所归”则突出了人类共有的命运——无论智力高低,最终都将面对死亡。这种认识虽然残酷,但却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深刻反思。
  1.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 注释: 可是,那些后来的人们,还未到达老年,外表就已经衰老了。
  • 译文: 但是,对于那些后来的人,他们还没等到老去,外表就已经开始衰败了。
  • 赏析: 这个转折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对后人的担忧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1.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 注释: 虽然有美酒可饮,但诗人却没有时间去品尝它,反而担心自己的心事会因此而违背。
  • 译文: 虽然可以享受美酒,但我却没有时间去品味它,反而担心自己的心事会因此而变得不真实。
  • 赏析: 这里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忧虑和不安。他担心自己的内心世界会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从而背离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整首诗赏析:
这首诗以志士的奋斗为主题,通过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有志之士的同情和理解。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使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情感丰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