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颓龄七十馀,久惭顽钝费洪炉。
归逢大老耆年会,衰朽形骸愧画图。
耆英会诗
自顾颓龄七十馀,久惭顽钝费洪炉。归逢大老耆年会,衰朽形骸愧画图。
注释:
- 耆英:指年龄大、有声望的人。
- 颓龄:年老的身躯。
- 久惭:长久地感到惭愧。
- 顽钝:愚蠢迟钝。
- 费洪炉:比喻浪费精力。
- 归逢:归来遇到。
- 大老:年高德重之人。
- 耆会:即耆英会,是唐代的一种文人雅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参加耆英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
首句“自顾颓龄七十馀”,诗人回首往事,感叹自己已经七十有余,岁月如梭,不觉中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次句“久惭顽钝费洪炉”,他对自己过去那种愚蠢迟钝的态度表示惭愧,认为自己曾经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这里的“洪炉”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人用“久惭”和“费”来强调自己的悔意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第三句“归逢大老耆年会”,诗人在归途中遇到了年长的前辈和耆英会,这让他感到十分荣幸。这句中的“大老”和“耆英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年长者或知识分子的尊称。诗人与这些大老相遇,无疑增加了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末句“衰朽形骸愧画图”,诗人在面对自己的衰老之躯时,感到羞愧不已,觉得自己像一幅画中的人物一样,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和活力。这里的“衰朽”和“画图”都是形象生动的比喻,诗人通过这种比喻来表达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不满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感慨,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深刻认识和感受。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一次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