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嵇中散,谁惭王浚冲。
鸿飞嗟目断,鹤化骇群空。
懒作金门客,宁为铁面翁。
后园花木在,回首又春风。
已识嵇中散,谁惭王浚冲。
鸿飞嗟目断,鹤化骇群空。
懒作金门客,宁为铁面翁。
后园花木在,回首又春风。
译文:
我已经认识嵇中散了,谁还能比得上王濬冲呢?看着大雁南飞,不禁感叹人生无常,就像眼睛一闭永远看不见一样。看着老鹰化为鹤飞向天空,让人感到惊恐,仿佛整个森林都失去了生机。我不愿意做那金门的客人,宁愿做一个铁面无私的老翁。后园的花花草草还在生长,我不禁想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虞俦的作品,通过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奚公彦章承奉的深深怀念和悲伤之情。诗人回顾了奚公彦章承奉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他曾在上国(指朝廷)担任显要职位,也是文闱(指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但最终却只能获得”子”的名次,章服(指官服 …)
诗的前两句“已识嵇中散,谁惭王浚冲”,诗人已经认识了嵇中散,谁又能比得上王浚冲呢?这表达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和自省。嵇中散和王浚冲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才华和品德让诗人感到敬佩。这两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认为自己与他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接下来的两句“鸿飞嗟目断,鹤化骇群空”,描绘了鸿雁和白鹤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和敬畏。鸿雁南飞,象征着离别和思念;白鹤化为灰烬,则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懒作金门客,宁为铁面翁”,诗人表示自己不愿做那金门的客人,宁愿做一个铁面无私的老翁。这反映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他渴望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准则,不为名利所动。
最后两句“后园花木在,回首又春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他看到了后园里的花木依然郁郁葱葱,不禁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虞公彦章承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