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孤鸿远,园荒一径深。
畦蔬供小摘,家酿慰孤斟。
斋日浑无事,春天故作阴。
浚池兼插柳,取次见吾心。
诗句释义
1 天末孤鸿远:描述的是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天的尽头飞去,象征着诗人自己远离了家乡,独自在外漂泊的状态。
- 园荒一径深:形容园中的荒芜和一条深长的路径,表达了一种荒凉的感觉,可能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畦蔬供小摘:描述了自己在家里的小菜园里进行简单的采摘活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回归自然的心境。
- 家酿慰孤斟:通过自家酿造的酒来慰藉自己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情。
- 斋日浑无事:斋日是指佛教僧侣过午不食的日子,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平日里的生活状态——清心寡欲,没有太多杂事。
- 春天故作阴:可能是诗人故意营造一个阴凉的环境来度过寒冷的春天,体现了诗人的细心和对细节的把握。
- 浚池兼插柳:浚池是指疏通池塘,插柳是指种植柳树,可能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宜人的环境来欣赏春天的美好。
- 取次见吾心:这里的“取次”可以理解为随意、随性,而“见吾心”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译文
天边远处一只孤鸿飞向远方,园子里荒芜的小路延伸深远。
我在家中的小菜园里摘了一些蔬菜,自酿的美酒让我倍感安慰。
平时的日子里,我没有太多的杂事,享受着宁静的春光。
我特意疏通了池塘,并种上了一些柳树,以增添一份绿意。
随意地观察四周,发现这一切恰恰映照出我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内心世界。首先,诗人通过对天空中孤鸿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孤寂和遥远的情绪。紧接着,通过园中荒芜的小路和自家菜园的活动,诗人展示了其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亲近。此外,通过家中的酿酒和小酌,诗人表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感悟和享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斋日的平静生活,以及如何利用春天的天气来营造一个宜人的环境。最后一句“取次见吾心”,则是诗人对整体情感的概括与反思,表达了他对当前环境的感受与内心的真实想法相一致,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其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寄托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