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斜川路,风流杜曲天。
过墙红杏雨,低户绿杨烟。
鸿鹄今千里,莺花又一年。
阳春惭属和,五字得珠连。
【注释】
和:应和,即作诗酬答。陈德章:即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学居士、茶山居士;今江西修水人。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进士及第,绍圣初因上疏论时政下御史狱,被贬为处州团练副使,后迁至徐州,又徙知湖州。有《东斋记事》十卷等。春日送客:即“春景送行”。
【译文】
斜川路:指斜川驿路。杜曲天:指杜曲县。唐长安城东郊有杜曲县,属万年县。
过墙红杏雨:过了墙头,看到杏花在雨中飘落。
低户绿杨烟:低矮的房檐上,飘动着杨柳的缕缕烟雾。
鸿鹄今千里,莺花又一年:大雁如今已飞翔千里之外,而春天又过去了一年。
阳春惭属和,五字得珠连:惭愧地应和你的诗,你写的这首诗是五个字,像珍珠一样紧密相连。
【赏析】
《和陈德章春日送客》,是一首七律。诗人与陈德章是同僚,陈德章送行,诗人写了这首七绝作为酬答。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两句从空间角度写景。“岁月斜川路”中的“斜川”,是指斜川驿路,这里指陈师道所居之地。“风流杜曲天”,是说杜曲县的天气,既温和又宜人。“斜川路”、“杜曲天”两个地名,都暗含了诗人自己的地方。这两句是说:在这温暖如春的日子里,诗人和陈德章在斜川驿路上分别。
颔联两句是从时间角度写春景。“过墙红杏雨”中的“过墙”指的是经过墙壁,说明诗人在送别友人的时候,已经走过墙壁,来到墙外。“低户绿杨烟”,是说低矮的屋门上飘起了杨柳的缕缕烟雾,表明此时正是暮春时节,杨柳正抽条发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和陈德章正在经历一个春天的黄昏时分。
颈联两句则是写景兼抒情。“鸿鹄今千里”,是说大雁如今已飞到万里之外的南方去了,而这时春天也过去了一年。“莺花又一年”,意思是莺鸟的啼叫声又开始响起,花儿也开始绽放。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与陈德章分别以后,又是一年莺飞花舞的好春光了,但两人的友情却因此长存了。
尾联两句是写赠答之意。“阳春惭属和”,“阳春”指美好的春天。“属和”,是说陈德章应和了这首诗,诗人因此感到惭愧。诗人说:“惭愧地应和你的诗,你写的这首诗是五个字,像珍珠一样紧密相连。”这句既是对陈师道的赞美,也是表达自己的谦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