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年中再讲和,当时议者厌干戈。
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
岁晚民方愁道路,天寒我亦困风波。
中流击楫非无志,时运相违奈若何。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平江平江(今江苏吴县)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范成大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谥文穆。他与陆游友善,诗作唱和甚多,尤以乐府广为流传,影响甚大。有《石湖居士诗集》、《揽辔录》,编有《吴船录》、《吴郡志》、《吴郡图经续记》。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善于反映民间疾苦,语言浅显生动,风格清新自然,与尤袤、陆游并称“三大家”。

【注释】

①初八日:农历正月初八。泛淮:泛舟于淮水之上。

②乾道:宋孝宗年号(1165—1173)。讲和:指淳熙七年(1180)宋金达成的和议。议者厌干戈:议论者厌倦战争。

③长淮:淮河下游。蛟龙怒:蛟龙因水灾而愤怒。

④巨舰:高大的战船。鹅鹳过:鹅鹳等水鸟可以乘着大船通过长淮。

⑤岁晚:年终岁末。道路:交通。

⑥天寒:天气寒冷。我亦:我和你。亦:也。困风波:受风浪之苦。

⑦中流击楫:在江流中击楫(一种船桨)。中流,江中水流最急的部分。楫,船桨。非无志:并非没有志向。

⑧时运:时事运数(指国家政治形势的好坏)。相违:相反;不相应。奈若何:怎么办呢。

【译文】

乾道年的正月末我们又达成了和平协议。当时有人厌恶这兵戎相见的局面。

长淮流域的水患不断,可是大船依然可以通过那里。年底的时候民情更加愁苦,天寒地冻我也同样受困于风波。

中流击楫,并不是没有报国之志!可惜好时机已经过去,国事不顺令人无奈啊。

【赏析】

这首七律写景抒怀,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颔联描写了淮河流域的灾害,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颈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尾联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运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