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食年来叹不充,支离受粟信无功。
白头慈母须微禄,青眼何人到寓公。
未办杀鸡留郭泰,更能给俸助卢仝。
半生画饼真堪笑,已戒奴星好送穷。
杜门绝俸呈陈倅
宋代虞俦诗词解读与赏析
诗句原文
家食年来叹不充,支离受粟信无功。
白头慈母须微禄,青眼何人到寓公。
未办杀鸡留郭泰,更能给俸助卢仝。
半生画饼真堪笑,已戒奴星好送穷。译文注释
- 家食年来叹不充:每年因家庭开支感到粮食不足。
- 支离受粟信无功:形容生计艰难,辛苦劳作却无收获。
- 白头慈母须微禄:年老的慈母需要微薄的生活费用。
- 青眼何人到寓公:没有人赏识我这种隐居生活。
- 未办杀鸡留郭泰:未能像郭泰那样用简朴生活待客。
- 更能给俸助卢仝:帮助卢仝度过困难。
- 半生画饼真堪笑:半辈子都在画饼充饥,可笑至极。
- 已戒奴星好送穷:不再依赖别人赠与,自己努力摆脱贫困。
赏析
虞俦在这首《杜门绝俸呈陈倅》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和家人在贫困中的艰辛生活,以及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期待与失望,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居生活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以及对传统文人价值观念的挑战。创作背景
虞俦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虞俦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色彩。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社会变革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杜门绝俸呈陈倅》则是他在晚年时所写,可能也是他对过去一生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虞俦的思想和他对时代的感受。历史影响
《杜门绝俸呈陈倅》不仅是虞俦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宋代文人群体共同经历的一种反映。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因此,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多次引用和评论,成为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