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洒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
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
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
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

【注释】

汉老弟:指杜甫。雪诗:杜甫《对雪》。倡和:唱和,即相互应和的诗。已成轴(zhóu):已经写成了轴(卷轴),即写成了诗卷。次韵:依原诗的韵脚和声调写一首诗。徘徊:形容花枝随风飘舞的样子。待伴:等待伴侣。

元:通“原”。无迹:没有踪迹。

璧月:玉璧一样的月亮。半规:半月形。开水面:水面上像有明月照映。玉龙:形容山势高耸。转山腰:在山腰部弯曲盘旋。玄冥:指冬季的寒气。三白:雪花。青帝:春神,这里比喻诗人自己。又一飘:又一次飞舞。

【赏析】

《对雪》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雪景的美丽,并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这首诗是杜甫在朋友家中与主人一同赏雪而写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首联“飞洒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描述了雪花纷飞,不愿意阳光照耀,而是独自在空中飘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

颔联“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则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美态。他仿佛将雪花当成了花朵,用衣袖轻轻拂过,让它们在空中飘扬;然后又像看柳丝一样,欣赏雪花在风中飘动的姿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雪花的美丽,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领悟。

颈联“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璧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这里用来形容雪后的月光格外明亮;“玉龙”则是指雪中的山峰,形象地描绘了雪峰的形状和姿态。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雪景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则是诗人对雪景的总结和感慨。他认为雪花已经足够美丽,无需再添加更多的色彩;春神也不必再去飞舞了。这里的“玄冥”指的是冬天的寒气,而“青帝”则是春神的象征。诗人以这两种不同的季节为喻,表达了对生命轮回、四季更替的感悟。

整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四句,但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它不仅描绘了雪景的美丽,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