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冷淡我胡然,客里空囊愧一钱。
已负酒杯同笑语,彊排诗句斗清妍。
官闲祇起樊笼叹,内热真犹膏火煎。
试问聚蚊成一饷,何如高枕梦游仙。
【注释】诸公:这里指同僚们。妓饮:妓女饮酒作乐。问政堂:即问政堂。诮(qiào)予不来:责备我不在。我胡然:我为什么这样冷淡。客里:客居他乡。空囊:空荡荡的行囊。一钱:一个铜钱。已负:已经辜负了。酒杯:指酒量。笑语:欢乐的话语。彊(qiǎng)排:强作。诗句:指诗词文章,也指才学。清妍(yán):清新俊美。樊笼(fánlóng):用笼子关起来饲养禽兽,引申为官场束缚。膏火:灯烛。煎:煎熬。试问聚蚊成一饷:试想蚊子聚集在一起能持续多久。何如高枕梦游仙:不如高枕无忧地梦想成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谪到郴州时所作,写于诗人赴任途中,表达了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联“生涯冷淡我胡然,客里空囊愧一钱”,写自己因遭贬谪而变得冷淡、空虚,内心感到愧疚。后两句以自嘲的口气说:“已负酒杯同笑语,强排诗句斗清妍。”意思是,我已经辜负了与朋友们一同开怀畅饮的机会,只能勉强吟诗以自娱。“官闲祇起樊笼叹,内热真犹膏火煎”。意思是说,我因为官职闲散而叹息,内心却如煎药一般煎熬不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既感叹仕途的不顺,又渴望摆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心灵的自由。
中间两联“已负酒杯同笑语,彊排诗句斗清妍”是全诗的关键句,通过对比自己的无奈与朋友们的欢乐,进一步凸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联“试问聚蚊成一饷,何如高枕梦游仙”是对前两联的深化和升华。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人生比作蚊子聚集在一起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疲惫。而相比之下,“何如高枕梦游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里的“梦游仙”并非真的追求神仙,而是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