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蜡纸一灯明,殷殷闻雷数震惊。
忽去青天无鸟迹,骤来红树有莺声。
噆肤噬血宁甘死,投隙穿帷太巧生。
为尔通宵愁不寐,几回枕上又诗成。

【注】这首诗是诗人夜宿邻家时所作。

“床前蜡纸一灯明,殷殷闻雷数震惊。”

注释:床前的烛台点亮了一盏明灯,阵阵雷声让人心惊肉跳,好像被无数支箭射中一般。

译文:床前点亮的蜡烛在微弱的灯光下映出一片明亮,雷声隆隆,使人心神不宁,仿佛有千万支利箭在耳边呼啸。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作者以简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的画面。这种画面既展现了雷雨天气的气势与威力,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接下来两句“忽去青天无鸟迹,骤来红树有莺声”,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青天”指的是天空,而“红树”则是指树木。诗人通过描绘雷雨过后,天空变得湛蓝,树木变得郁郁葱葱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噆肤噬血宁甘死,投隙穿帷太巧生”,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升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噆肤噬血”是指雷击,而“投隙穿帷”则是指闪电透过云层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诗人用这两个成语来形容雷电的力量之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注】这首诗是诗人夜宿邻家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

“噆肤噬血宁甘死,投隙穿帷太巧生。”

注释:即使遭受雷击也不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雷电的力量强大到足以穿透身体;而在闪电穿破云幕时,我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使自己得以安全地躲避。

译文:即使遭受雷击也不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雷电的力量强大到足以穿透身体;而在闪电穿破云幕时,我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机会,使自己得以安全地躲避。

赏析:这两句诗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解释和补充。诗人通过对雷电力量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描述自己在雷电中的生存技巧,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机智。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面对危险的冷静应对上,也体现在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上。这种态度使得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注】这首诗是诗人夜宿邻家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

“为尔通宵愁不寐,几回枕上又诗成。”

注释:因为你(指自然)让我整夜辗转难眠,以至于多次醒来后都难以入眠;因此你(指自然)成了我创作的灵感源泉。

译文:因为你让我整夜辗转难眠,以至于多次醒来后都难以入眠;因此你成了我创作的灵感源泉。

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最富有哲理的一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因自然美景而失眠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创作过程,展示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这种感悟和理解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上,更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上。他认为自然美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