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高卧复何求,韬敛风雷自一湫。
不恨如麻无雨脚,却愁生耳有禾头。
向来河内惭移粟,此去江边欲具舟。
龙若有灵须早计,霖霪莫待火西流。

【注释】

老龙:这里指龙王。高卧:悠闲地躺着。韬敛:收敛。风雷:风雨。湫(jiu):水池。不恨:不遗憾。如麻:像麻一样多。移粟:运送粮食。此去:这次出行。江边:指长江边,即湖北荆州附近。具舟:备船。霖霪(lin jin):久雨不停。西流:向西流去。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荆襄一带的所见所感。诗人由“龙祷雨”,联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即向朝廷输送军粮,以解燃眉之急,所以心情十分急切。他希望老龙王能够及时降雨,使百姓免遭旱灾。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某种政治寓意。

首句“老龙高卧复何求”,是说老龙王悠闲地躺着,有什么可求的呢?“复何求”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老龙王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明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次句“韬敛风雷自一湫”,“韬敛”二字用得很妙,既写出龙王平时藏身于水潭之中,又暗含其深藏不露的气魄和威猛之势。“自一湫”三字,则表明老龙王居无定处,随时可能腾跃而起,大有来日方长之概。

第三句“不恨如麻无雨脚”,是说老龙王并不遗憾天气像麻一样干旱而没有下雨,因为他知道雨水迟早会到来。这一句中,诗人运用反衬法,将老龙王的从容与自己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神性与威严。

第四句“却愁生耳有禾头”,是说老龙王担心的是庄稼人因为没有雨水而无法收获。这一担忧,既是对农民的关心,也是对老龙王自身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这句话,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世间的苦难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

第五句“向来河内惭移粟”,“河内”指的是黄河以南的地区,也就是诗人所在的荆襄地区。诗人在这里用“河内”代称自己所在地,表达了对自己所辖地区的关切。而“惭移粟”三字,则是说自己惭愧地向老龙王输送粮食以救民于水火之中。这一举动,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又彰显了他深厚的仁爱之心。

第六句“此去江边欲具舟”,是说诗人此行要去长江边的荆州一带准备船只。这句诗中的“此去”二字,既表明了诗人行动的方向,又暗示了他此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欲具舟”三字,则是说要准备好船只以便尽快出发。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急切的心情,仿佛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们再等待了。

尾联“龙若有灵须早计,霖霪莫待火西流”,是说如果龙王真的有神灵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及早想办法让大雨滂沱而下,而不是等到天火烧得连河水都向西流淌才后悔莫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敏锐洞察。他希望老龙王能够及时降雨,解除百姓的困境,并希望自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更大的灾难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