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竹编茅数百家,柴门随分映桃花。
春风不办舒州杓,习惯淮乡木杵茶。
舒州清明二首
架竹编茅数百家,柴门随分映桃花。
春风不办舒州杓,习惯淮乡木杵茶。
注释:
架竹编茅数百家,柴门随分映桃花。
架设竹制栅栏,编织茅草屋顶,数百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其中有些房屋的柴门随意地映衬着桃花。
春风不办舒州杓,习惯淮乡木杵茶。
春风无法吹散江淮地区的潮湿气候,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木杵捣茶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人们忙碌在乡村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架竹编茅”和“柴门随分”等细节描写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家乡风俗的怀念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