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诗苦艰涩,蹇步太行巅。
笔干砚欲裂,何地觅涌泉。
巧匠愧傍观,袖手不能前。
敝帚徒自珍,捧心岂成妍。
辟舍不获命,属鞬试周旋。
君诗巧层出,浥露晨花鲜。
前辈借波澜,后生敢并缘。
平生程不识,毁不直一钱。
五色烂摩尼,八音和相宣。
挹袂庾开府,拍肩杨盈川。
每发必中的,矢脱无空弦。
我盖三复之,飘飘意欲仙。
此计太冷淡,浪费五彩笺。
不如醉红裙,且听歌喉圆。
况当荷倾盖,莫待栗过拳。
徐看骑鲸伯,一斗挥百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题张云容南坡庄三咏诗卷》。全诗共七十六行,每行五言。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写的诗很艰涩,步履蹒跚在太行的顶端。

笔干得像要裂开似的,哪里能找到涌泉?

巧匠自愧技艺不如人,只能袖手旁观,不能上前相助。

破帚虽不值钱,但我还是珍惜它,捧在手中不敢放手。

开辟房屋没有得到批准,只好试着周旋应付。

你写的诗巧妙层层递进,如同晨露滋润着花朵一样新鲜。

前辈借助波澜壮阔的气势,后生敢于效仿。

平生不懂程朱理学,毁谤他一文钱也不值。

五彩斑斓的摩尼,八音和谐相宣。

扬起衣袖像庾信,拍肩似杨盈之。

每发必中,箭脱弦无空弦。

我反复读这首诗,心随诗句飘然欲仙。

你的诗计过于冷淡,浪费了五彩纸张。

不如沉醉于红裙之下,且听歌声圆润。

况且当受到重用时,不要等待别人举过拳头。

看那骑着鲸鱼的人,挥动一斗就写百篇佳作。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题咏诗,是赞美张云容南坡庄的佳作。作者对友人南坡庄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联“我诗苦艰涩,蹇步太行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的不满意,认为自己的诗歌艰涩难懂,就像在太行山的山顶上行走那样艰难。这里的”蹇步”指的是艰难前行的意思。”太行”指的是太行山,位于中国河北省西部,是华北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巅”是指山顶,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诗人在太行山顶上的艰难行走。

第二联“笔干砚欲裂,何地觅涌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和同情。这里的”笔干”指的是笔干了,”砚欲裂”指的是砚台快要破裂了,因为长时间写作使得笔和砚都快要崩溃了。”涌泉”指的是涌出的泉水,这里用来比喻寻找灵感的过程。诗人担心朋友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找不到灵感源泉。

第三联“巧匠愧傍观,袖手不能前。”,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力的肯定和对自己的谦逊。”巧匠”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工匠,”傍观”指的是在旁边观看的意思。”袖手不能前”指的是袖手旁观,意思是说诗人虽然有能力,但是却选择在一旁观望,不去帮助朋友。

第四联“敝帚徒自珍,捧心岂成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价值的怀疑和自嘲。”敝帚”指的是破旧的扫帚,”捧心”指的是捧着心脏,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珍视自己的作品。”岂成妍”指的是怎么能变得美丽呢?表示诗人对自己的作品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第五联“辟舍不获命,属鞬试周旋。”,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尊重和关心。”辟舍”指的是建造屋子,”属鞬”指的是装弓箭,这里用来比喻准备出发去拜访朋友。”试周旋”指的是试探性地去拜访一下朋友。

第六联“君诗巧层出,浥露晨花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诗歌的赞美和欣赏。”君”指的是朋友,”层出”指的是层层叠出,形容诗歌内容丰富。”浥露晨花鲜”指的是沾着露水的新花显得鲜艳。诗人用”浥露”和”鲜”来描绘朋友的诗歌清新而美丽,就像清晨的花朵一样娇艳动人。

第七联“前辈借波澜,后生敢并缘。”,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和后来者的期待和希望。”前辈”指的是先辈或者先例,”借波澜”指的是借用波澜壮阔的气势,”后生”指的是后来者,”敢并缘”指的是敢于效仿或者追随。诗人希望前辈能够以波澜壮阔的气势来引领后来者前行。

第八联“平生程不识,毁不直一钱。”,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道德的看法。”程不识”指的是程颐,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毁不直一钱”指的是毁坏的东西不值得一钱的价值。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道德的重视,认为它们比金钱更加重要,不应该被轻易地破坏或者诋毁。

第九联“五色烂摩尼,八音和相宣。”,表达了诗人对于多彩多姿世界的赞美。”五色”指的是多种颜色,”烂摩尼”指的是五彩斑斓的摩尼石,”八音”指的是古代乐器中的八个音符,”和相宣”指的是和谐地相互传达。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世界多彩多姿的赞美,认为世界就像五彩斑斓的摩尼石一样美丽。

第十联“挹袂庾开府,拍肩杨盈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挹袂”指的是伸手到衣袖中取物,”庾开府”指的是南朝梁文学家庾信,”拍肩杨盈川”指的是杨盈之,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书法家。两位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第十一联“每发必中的,矢脱无空弦。”,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豪迈。”每发必中”指的是每次发射都能命中目标,”矢脱无空弦”指的是箭脱靶后不会在空中回弹,这里用来比喻诗歌创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豪迈之情。

第十二联“我盖三复之,飘飘意欲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热爱和痴迷。”盖三复之”指的是多次反复阅读或者吟诵,”飘飘意欲仙”指的是飘飘然仿佛要飞升成仙一样。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痴迷之情。

第十三联“此计太冷淡,浪费五彩笺。”,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感慨。”此计”指的是这个计划或者策略,”冷淡”指的是冷漠或者冷淡对待,”五彩笺”指的是五彩缤纷的纸。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感慨,认为诗歌创作应该充满热情和激情,不能像现在这样冷漠对待。

第十四联(以下为第十四联):“不如醉红裙,且听歌喉圆。”,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洒脱和享受。”不如”指的是不如,”醉红裙”指的是沉醉于美丽的红色裙子之中,”且听歌喉圆”指的是聆听歌声圆润悠扬。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洒脱和享受之情。

第十五联(以下为第十五联):“况当荷倾盖,莫待栗过拳。”,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机把握的敏锐和果断。”况当”指的是更何况,”荷倾盖”指的是承受着别人的车盖,”莫待栗过拳”指的是不要等到拳头落下才能行动。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时机把握的敏锐和果断之情。

第十六联(以下为第十六联):“徐看骑鲸伯,一斗挥百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的自信和豪迈。”徐看”指的是慢慢地观察或者思考,”骑鲸伯”指的是有勇有谋的领袖或者英雄,”一斗挥百篇”指的是一次挥毫就能完成大量的作品。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的自信和豪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