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落痴风寒赑屃,海雁惊春动归思。
蹇驴石磴空踟蹰,黄犊青山劳梦寐。
千载休疑漱石讹,几人堪说种瓜事。
南州高士不可攀,俗吏空餐抱深愧。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梅落痴风寒赑屃,海雁惊春动归思。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梅花凋零的景象。”梅落”指的是梅花落下,”痴寒”形容天气寒冷,”赑屃”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用来形容梅花落下的样子。”海雁惊春动归思”则是说海中的大雁被春天的气息所触动,开始思念家乡。
蹇驴石磴空踟蹰,黄犊青山劳梦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骑马经过石阶时的情景。”蹇驴”是一种四蹄有毛的动物,这里指代的是马。”石磴”是指石头台阶,”踟蹰”是徘徊不前的意思,”黄犊青山劳梦寐”则描绘了一幅山中劳作的景象,诗人在梦中也在辛勤地耕作。
千载休疑漱石讹,几人堪说种瓜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千载”指的是千年的时间,”漱石”是指用泉水洗刷石头,”讹”在这里有误传的意思,”种瓜”则是指种植瓜果的事情。诗人认为千年之后,人们不应该怀疑古人种瓜的传说,因为这是真实的历史。
南州高士不可攀,俗吏空餐抱深愧。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感慨。”南州”指的是南方地区,”高士”是指高尚的人,”不可攀”意味着难以达到,”俗吏”是指世俗的官吏,”空餐”是指徒有虚名,”抱深愧”则是心怀愧疚的意思。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接近那些高尚的人,而世俗的官吏却只能徒有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