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瞻香炉气,北望钟山英。
宁如坐岩曲,飞玉光栏楹。
异哉天地秀,孕此冰雪精。
梅花立其旁,姑射凌寒清。
仙帔月耿耿,神佩风琤琤。
窗户六月冷,草木三冬荣。
锦水怀少陵,银河照长庚。
所嗜固不同,聊复娱吾生。

【注释】

1.草堂:指杜甫的草堂。瀑布:指草堂前的石壁飞瀑。

2.香炉山:在钟山西南,又名摄山。

3.岩曲:岩石的弯曲之处。

4.姑射(gū è):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在华山。

5.仙帔(lì):仙女的衣服。月耿耿:月亮皎洁明亮。神佩风琤琤(chēng chéng):神人的佩玉发出清脆的声音。

6.窗户六月冷:夏天时窗户里非常凉快。

7.草木三冬荣:冬天时草木繁茂。

8.锦水:指长江,因江水清澈似锦缎而得名。少陵:指杜少陵,即杜甫。长庚:北斗星,常指代明亮的星辰。

9.所嗜固不同:我喜好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10.娱吾生:娱乐我的生活。

【译文】

西望看那香炉峰上蒸腾的云雾,北边眺望着巍峨的钟山山峰上的英姿。不如坐在岩石曲折之处,欣赏飞瀑泻下的玉光。奇异啊天地之间的秀美,孕育了这冰雪般的精灵。旁边是梅花树,像是姑射山上的仙人凌寒挺立清俊绝俗。仙衣飘带月色皎洁,神佩叮当响彻云霄。窗户内夏日也感到清凉,草木中冬天也显得生机勃勃。怀念的是当年少陵的诗才,银河照耀出北斗星的长庚。我所喜爱的当然跟别人不同,聊以慰藉我的人生。

【赏析】

《草堂》一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此时作者流寓夔州。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风格清新自然,不落俗套。全篇四句,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抒情,首尾圆合。首联写景兼点时间、地点;颔联写景突出其秀美;颈联写梅树和梅花衬托环境的优美;末联则以景结情,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首句“西瞻香炉气,北望钟山英”,起笔就写出了自己所在地的地理位置。香炉山,在今南京市南郊的紫金山南麓;钟山,即金陵(南京)的简称。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河南洛阳、安徽宣城,到达南京一带,沿途山川秀丽,景色迷人。“西瞻”“北望”二词用得传神,既点出了自己的行踪,又暗示了旅途中的所见景物。

接着写到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宁如坐岩曲,飞玉光栏楹”。岩曲,指岩壁上的弯曲之处,此处指石壁;飞玉光栏楹,指飞瀑溅起的水花犹如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映照着栏杆。这里用“宁如”、“飞玉”来形容瀑布,既表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异哉天地秀,孕此冰雪精。”颔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赞叹大自然之美,认为它孕育了冰肌雪肤、洁白晶莹之物。“天地秀”,是指自然界的山水美景;“冰雪精”,则是借“冰雪”二字赞美梅花的高洁、坚强之性格。诗人通过这一联的描写,把梅花人格化了,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颈联紧承前面二联,进一步写景抒情。前一句“异哉天地秀”,诗人赞叹大自然之美,认为它孕育了冰肌雪肤、洁白晶莹之物。后一句“孕此冰雪精”,则是借“冰雪”二字赞美梅花的高洁、坚强之性格。诗人通过这一联的描写,把梅花人格化了,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尾联“梅花立其旁,姑射凌寒清”,写景抒情。梅花盛开于冬季,傲霜斗雪,不畏严寒,诗人把它比作神仙居住之地,赞颂了梅花的坚贞品格。“凌寒清”三字,不仅写出了梅花傲雪凌寒的特点,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崇高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而又含蓄隽永,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诗人运用比喻等手法,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和精神气质。整首诗既有壮美的景象,又有高洁的气质,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陶醉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