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被中庭,竹影弄幽色。
潇潇一幅素,洒洒数茎墨。
忽然风动处,惟有月写得。
此画应入神,无言自心识。
中庭步月
月光洒满院中,竹影在地,形成一幅幽静的画卷。
潇潇洒洒的素色,洒向竹叶;点点墨迹,随风飘散。
风起时,只见月光下,竹影舞动,只有月亮在写照。
这幅画应入神,无需多言,自会心领神会。
译文:
月光撒在庭院,竹影在地上形成一幅幽静的画卷。
月光洒在竹叶上,形成一片淡雅的素色;而墨色的点缀,如同飘落的雨点,洒向地面。
当风吹过,只见月光下的竹影随风舞动,仿佛在为月光写诗。
这幅画应让人入迷,无需多言,只需静静地欣赏,便会心领神会。
赏析:
此诗以“中庭步月”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首句直接点明了月光的存在,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洒在竹影上的情景。月光如水般洒在地面上,使竹影变得朦胧而神秘;而那些墨色的点缀,犹如点点星光,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
当风吹起时,整个画面发生了变化。原本平静的竹影被风吹得摇曳生姿,仿佛在为月光写诗。这种变化让整幅画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引人入胜。同时,诗人也将自己融入其中,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幅画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此画应入神,无言自心识”,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诗人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了他对这幅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他看来,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画作,更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当他欣赏这幅画时,仿佛与作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那种感受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