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
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
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
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注释】

  1. 正学昭昭:端正的学问。责力行:责求实践力行。
  2. 湖湘一派:指湖湘学派,即以湖南为中心的学术流派。
  3. 好翻愚岛词锋手:意思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好翻”是“发扬”,“愚公”是人名,相传是战国时的大力士,他决心要挖掉两座大山,后来终于把两座大山都挖掉了)。
  4. 密察濂溪理窟心:“密察”指深入观察、体察,“濂溪”指宋代程颢,字元伯,号明道或伊川。程颢主张“主静”,认为宇宙万物之理皆在心中。“理窟心”意谓理学家们探本溯源,究天人之理。
  5. 二水秋清:指湘江和资水在秋天显得十分清澈。严奠礼:庄重的祭祀仪式。
  6. 九疑云近:指洞庭湖边的九疑山云雾缭绕。想韶音:想象着那悠扬动听的音乐声。韶音,指舜帝时的乐曲《韶》,这里代指美好的音乐。
  7. 咏归:指作赋。也觉西风好:意思是觉得西风吹拂大地,景色优美。西风,秋风。
  8. 须信诗□在泮林:必须相信诗歌教化的力量存在于学校里。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泛指学校。泮林,指泮宫。
    赏析:
    此诗是一首祝贺科举考试成功的颂诗。诗人以“正学昭昭责力行”、“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等诗句,赞扬了那些刻苦学习、努力实践的人。同时,诗人又以“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等诗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最后,诗人用“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诗歌教化力量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扬,充满了诗意与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