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岂不好,萧寺亦堪居。
作意多成碍,无心始自如。
钟鱼饱香积,枕簟熟华胥。
但惜诗成后,旁无阿买书。
【注释】
留浅沙:留连于沙滩。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去之意。
故山:家乡的山。
萧寺:寺庙。
作意:刻意做作。碍:妨碍。
无心始自如:无欲则心自适,无所用心则得心自在。
香积:佛家供养佛物之积,此处比喻佛教经书、佛像等供品。
华胥:古传说中的女子名,此指美人。
阿买书:指《阿弥陀经》,是佛经中劝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江上时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对故乡的依恋。“留浅沙”是说诗人在江边小洲上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这一句看似平常,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如同流水一般绵延不断。这种情感不仅来源于对故乡山水的热爱,更源于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因此,“留浅沙”并非简单的留恋,而是诗人对家乡深厚情感的真实表达。
后四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日常生活。诗人在寺庙中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充满了宁静和满足。他欣赏佛教经书中的美妙词句,品味着佛像所散发出的庄严与祥和。这些经历使得诗人的内心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歌创作的反思。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创作了许多诗歌,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将它们公之于众。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诗歌传播的渴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人墨客追求名利的心态的一种批判。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态度。它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也揭示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他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