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春三月,江头雨半旬。
囊空那得醉,吟苦未甘贫。
愁逐花枝老,诗随节物新。
郴流去湘水,欲此寄双鳞。
诗句释义
1 客里春三月 - 描述自己作为客人在春天的三月中。
江头雨半旬 - 说明已经连续下了半个星期的雨。
囊空那得醉 - 意味着因为囊中羞涩,无法尽情饮酒沉醉。
吟苦未甘贫 - 表达因贫困而感到痛苦,尽管努力吟诗却难以摆脱贫穷的困扰。
愁逐花枝老 - 随着时间的流逝,忧愁也与花儿一同凋谢。
诗随节物新 - 随着节日的到来诗歌内容也随之更新。
郴流去湘水 - 描述郴江(位于湖南)流向湘江(位于长沙)。
欲此寄双鳞 - 想要将两条鱼的鳞片寄送出去。这里的“鳞”可能是指鱼的鳍片或尾巴,用来象征性地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我在异乡度过春天,三月时已感伤。
江边雨下个不停已有半个月了。
囊中羞涩怎能畅饮?诗心苦痛未能摆脱贫困。
忧愁随着花朵一起老去,诗篇也随着季节更新。
郴江汇入湘江流淌,我想借此寄去两条鱼的鳞。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遭遇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句“客里春三月”,点明了诗人身处异地,感叹时光流转中的孤寂。第二句“江头雨半旬”,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艰苦,雨中的江头更添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囊中羞涩、吟诗之苦、忧愁消逝与诗篇更新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则通过郴江和湘江的交汇,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无尽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发游子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