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
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
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
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

【注释】

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春日短暂,人生苦短。

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奔波劳碌的游子,在旅途中过着清贫的日子。

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酒量不好,愁情更浓;作诗写尽了穷途末路的苦楚,诗句却反而更加新颖。

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谁能了解我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就像干涸的泥泽里还有一条鱼鳞。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全诗以“七旬”为线索,从“春色”到“秋意”,从“酒”到“诗”,从“旅中”到“困顿”,由浅入深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孤独感。

第一联:“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春天的气息已经不多,转眼间又过去了七个年头。这里,诗人用“春色无多”和“匆匆”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惋惜。

第二联:“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奔波劳碌的游子,在旅途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游子”身份和他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第三联:“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诗人感叹自己的酒量不好,但忧愁却越来越重;作诗写尽了穷途末路的苦楚,诗句却反而更加新颖。这里,诗人用“酒薄愁那减”和“酒薄愁那减”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感慨。而“诗穷句转新”则表明尽管诗人的处境艰难,但他仍然保持着创作的热情和才华,不断寻求新的灵感和表达方式。

第四联:“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谁能理解我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就像干涸的泥泽里还有一条鱼鳞。这里,诗人以鱼鳞比喻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表达了自己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对他人无法理解和同情的无奈。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四季、饮食、旅行、酒量、诗歌等方面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