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
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
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
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情感表达等。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意为:治理国家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劝勉人们学习最为重要。诗人在诗中以问答的形式发问,表达了自己对治国平天下的迫切之情,以及自己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希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治理天下的志趣。
“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两句的意思是:新建的儒学馆舍高达数丈,而历史上的武城则是千年古迹,这两句是对武城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概括。武城即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是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讲兵布阵之地,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武城的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形象地描绘出来。
“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两句的意思是:梁间的石刻文字都是历代名人的手笔,门前的湖水波光粼粼,清澈宁静。诗人在此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美景之中。
“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两句的意思是:总有一天会出现那些有才识的人,他们将会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纵横四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有所作为的人才的期待。
【答案】
译文
治理国家最紧迫的是教育人才,而教育人才最为重要的又是提倡学习。我为武城新建了一座新儒馆,这新儒馆比
起千年古迹武城还要高大。武城的梁间刻着历代名人的手书,门前的水波也像镜子一样平静。总有一天会有那些有才
识的人,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纵横四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所作,写于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秋天。诗人任御史之前,在长沙任职期间,曾游历
武城,并在那里度过了许多个春秋。诗人在武城任职期间,曾作《登岳阳楼》一诗。此诗与岳阳楼之景相呼应,可视为
同一时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