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心天意两无违,露洒文昌若应机。
甘自蜜房分瑞液,莹疑蟾窟借圆辉。
遍装丛柳春争丽,高应晴空午不晞。
岂止臣民胥鼓舞,故应殊裔亦心归。
诗句释义
1 圣心天意两无违: 此句表达了一种对皇帝心意和上天旨意的顺应与信任。”圣心”指的是皇帝的内心世界,”天意”则是指天意或天命。”两无违”表示两者没有冲突或背离,显示出皇帝的心志和天命之间的和谐一致。
露洒文昌若应机: “文昌”通常指代文化、学术或教育的象征,这里特指科举考试等选拔人才的制度。”若应机”意味着像机器一样适时运作。此句可能寓意着科举考试如机器般公平公正地筛选出人才,体现了皇权的神圣和公正。
甘自蜜房分瑞液: 这里的”蜜房”暗喻宫廷或权力中心,”瑞液”则是吉祥之物的比喻。这句可能是说,在宫廷中,像蜂蜜一般甜蜜而珍贵的东西会被分配给有功之臣,象征着皇恩浩荡。
莹疑蟾窟借圆辉: “莹”表示清澈透明,”蟾窟”是月宫蟾蜍的别称,常用来象征月亮。”圆辉”则是圆满的光华。这句诗可能是说,明月之光如同玉盘般圆满辉煌,映射出皇宫的壮丽。
遍装丛柳春争丽: “遍装”表示普遍装饰,”丛柳”指的是成排的柳树,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这句诗可能是描述整个京城被新绿柳叶所覆盖,显得生机勃勃,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高应晴空午不晞: “高应”可能是指太阳或天空,”晴空”表示晴朗的天空。”午不晞”中的”晞”意为晒干,整句意为晴朗的天空不会因为中午的阳光而变得干燥。这句可能是形容天气晴好,阳光温暖而不炽烈。
岂止臣民胥鼓舞: “胥”通”须”,意为全部,”鼓舞”在这里有激励和振奋之意。这句诗可能是说这种繁荣昌盛的景象不仅让百姓感到振奋,连官员们也受到鼓舞。
故应殊裔亦心归: “殊裔”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或地区。”心归”则表示心灵上的归属感,即无论多么遥远的地方,人们对这片土地都有一份深深的感情。这一句可能是在强调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使各地人民都心生向往之情。
译文
- 皇上的心思天意两不违背,就像天上的露珠洒下照亮了文昌星,像是在响应某种时机。
- 圣心的天意:皇上的意念和天意没有冲突和背离。
- 露洒文昌:就像露水滋润了文昌星。
- 甘自蜜房分瑞液,莹疑蟾窟借圆辉:把甘甜的蜜汁分享给了人们,好像蟾蜍的宫殿借给了满月的光辉。
- 甘自蜜房分瑞液:把甘甜的蜜汁分给功臣。
- 莹疑蟾窟借圆辉:把满月的光辉比作蟾蜍的宫殿。
- 遍装丛柳春争丽,高应晴空午不晞:京城处处都是繁茂的柳树,春天的美丽让人争奇斗艳;晴朗的天空不会因为中午的阳光而变得燥热。
- 遍装丛柳春争丽:京城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柳树。
- 高应晴空午不晞:晴朗的天空不会因为中午的阳光而变得干燥。
- 岂止臣民胥鼓舞,故应殊裔亦心归:不仅仅是臣民们都在振奋,就连远方的人们也都心存归属。
- 岂止臣民胥鼓舞:不仅仅是臣民们都在振臂欢呼。
- 故应殊裔亦心归:连远方的人们也都心怀归属。
赏析
这首诗以皇帝的心意和天意为主题,赞美了其英明和正义。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如露水和月光)来表达皇权和天地的和谐统一。同时,诗人还巧妙地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京城的繁荣景象,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