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
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
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
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
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
睡思暂仿佛,征雁鸣九天。
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
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
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
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
【注释】
同舍诸稚子:同宿的孩子们。
初更:夜将尽时,古代用十二时辰计时,一夜为一时辰,初是第一时辰的后半段,即半夜。
坦腹眠:横卧于床上,不盖被。
须臾:片刻。
汹汹:象声词,形容水流汹涌澎湃的样子。
忧且病:担忧和患病。
欲卧辄迁延:想躺下就拖延。
坐久觉疲倦:坐久了感到疲劳。
临渊:临近深渊。
展转:翻身、翻动。
长吁:长时间地叹息。
情绪更凄然:情绪更加悲伤、凄凉。
睡思:睡意。
征雁鸣九天:大雁南飞,声音能传遍九重天。这里比喻诗人思念远方的亲友。
不能寐:不能入睡。
体气宁不便:身体不适,精神不爽快。
身心贵摄理:身心都应当受到调养管理。
事累宜弃捐:事情繁忙,应该丢开不管。
无所答:无法回答。
涕涟涟:泪水流下。
是时月当午:当时正逢中午。
素影:月光下的清辉。
隙中圆:从缝隙里照进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思念友人,辗转难寐的诗。诗中通过写自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抒发了因朋友远去而引起的忧伤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自然流畅,富有韵味,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