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不偶时,晏如在空屋。
席有玄虚文,门无权幸牍。
法言讥异户,解嘲惧赤族。
忿悱赋长杨,羞愧登天禄。
立俗思徇道,制行依圣读。
身死名不朽,馨香蔼兰菊。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子云不偶时,晏如在空屋。”
- 注释: “子云”指的是汉代的扬雄(字子云),他在当时并不受重视或赏识。”晏如”意为平静自若,”空屋”象征着没有支持和理解的环境。
- 赏析: 此句表达了扬雄虽才华横溢但不被重用的情况,反映出当时文人的孤独和无助。
第二句:”席有玄虚文,门无权幸牍。”
- 注释: “玄虚文”指深奥且神秘的文章,”权幸牍”则是指带有个人情感或权力利益的文书。
- 赏析: 这里描绘了扬雄虽然身处文学创作的环境中,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赏识,只能面对空洞无物的文字。
第三句:”法言讥异户,解嘲惧赤族。”
- 注释: “法言”指《法言》一书,是扬雄的重要著作;”异户”意指与众不同,”解嘲”是一种自嘲的言语,”赤族”则通常用来指代家族或群体。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扬雄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遭遇,以及他对自己处境的感受。
第四句:”忿悱赋长杨,羞愧登天禄。”
- 注释: “愤悱”形容心中充满不满和委屈,”长杨”可能是某个地名或机构名,”天禄”指朝廷中的最高职位。
- 赏析: 通过这句诗,可以感受到扬雄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在现实中遭遇的挫折和羞辱。
第五句:”立俗思徇道,制行依圣读。”
- 注释: “立俗”即立志于遵循当时的社会规范,”循道”表示遵循道德或道理,”制行”指行为方式,”依圣读”则是以圣贤为榜样进行学习。
- 赏析: 这反映了扬雄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及他对道德和理想的坚持。
第六句:”身死名不朽,馨香蔼兰菊。”
- 注释: “身死”指的是扬雄生命的终结,但他的文学作品和精神影响被后世永久铭记。”馨香蔼兰菊”形容其作品如同兰花和菊花一样芬芳持久。
- 赏析: 这句话是对扬雄一生的高度评价,即使他去世多年,其作品仍被传颂,显示出他的文学成就和精神价值。
综合分析
这首诗展现了扬雄在文学创作和个人遭遇上的困境。尽管他才华横溢,却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尊重。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的作品更加深刻和独特,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