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昔为吏,敏政便剧繁。
利刃无错节,大邑如烹鲜。
民曹与廷尉,众纷常裕然。
胡为弃九卿,岁晚来灌园。
分阴在所惜,寸地不忍闲。
草木苟有用,岂惮远移根。
从来忧世心,中怀百虑煎。
栽梅期鼎实,无取寒花妍。
植竹待威凤,肯羡冥鸿骞。
此志未云遂,亦足留风烟。
山泉酿贤圣,艳曲听婵娟。
引酌梅竹下,醉卧云峰前。
何以解其酲,玉笋捧瓯圆。
香泛紫苏饮,醒心清可怜。
洗涤曲糵昏,还观神明全。
先生得此物,手种当春天。
耘培供采掇,内热常得痊。
云何失滋茂,无乃人力愆。
因疑课督功,多稼移大田。
循例犹见分,乞邻问东阡。
不耐作戏语,解嘲来巨篇。
珠玉隐光彩,入城惊市廛。
风霜已落木,洞户宜垂毡。
何当拥炉夜,一樽同笑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蒙成大亨分送紫苏且以前书有戏谑语垂示解嘲辄次元韵: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回信,感谢他分送紫苏,并表示自己将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他的玩笑。
- 先生昔为吏,敏政便剧繁:这里指的可能是杜甫自己的经历,他曾经担任过官职,并且政务繁忙。
- 利刃无错节,大邑如烹鲜:比喻官员们公正无私,处理事情果断,就像厨师烹饪新鲜食材一样。
- 民曹与廷尉,众纷常裕然:描述了官员们忙碌而有序的状态,他们的工作总是有条不紊。
- 胡为弃九卿,岁晚来灌园:这里的“九卿”可能是指高级官员,而“灌园”则是一种农业劳作,暗示着诗人对官场的厌倦。
- 分阴在所惜,寸地不忍闲:强调珍惜时间,不愿浪费时间。
- 草木苟有用,岂惮远移根:即使是无用之草,也要想办法利用起来,不害怕将它们移植到其他地方。
- 从来忧世心,中怀百虑煎:表明诗人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 栽梅期鼎实,无取寒花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希望它能够成为真正的梅树,而不是只是外表好看却毫无实际价值的花卉。
- 植竹待威凤,肯羡冥鸿骞:这里用“威凤”和“冥鸿”来形容竹子的高洁品质,希望自己也能像竹子一样坚韧不屈。
- 此志未云遂,亦足留风烟:即使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足够让后人怀念自己的功绩。
- 山泉酿贤圣,艳曲听婵娟:这里的“山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艳曲”则是优美的歌曲,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赞美自然的美好。
- 引酌梅竹下,醉卧云峰前:描绘了自己在山泉旁喝酒、欣赏美景、畅饮美酒后,悠然自得地躺在云彩之上的情景。
- 何以解其酲,玉笋捧瓯圆:这里的“酲”指的是醉酒后的不适感。诗人询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解除这种不适,可能是在寻求一种解药或治疗方法。
- 香泛紫苏饮,醒心清可怜:这里描绘了紫苏茶散发出的香气,以及饮用后给人带来的清新感觉。
- 洗涤曲糵昏,还观神明全:这里的“曲糵”指的是酿酒时产生的酵母,“神明”则代表着人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饮用紫苏茶来洗去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恢复清醒的头脑。
- 先生得此物,手种当春天:这里的“此物”可能是指紫苏,诗人亲手种植了紫苏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 耘培供采掇,内热常得痊:这里描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期望和追求。
- 云何失滋茂,无乃人力愆:这里的“失滋茂”指的是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而“人力愆”则是指人的过错或失误。诗人在这里质疑自己是否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紫苏的衰败或枯萎。
- 因疑课督功,多稼移大田:诗人怀疑自己在管理农田时是否过于严苛,导致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
- 循例犹见分,乞邻问东阡:诗人仍然坚持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并询问邻居的意见以获得帮助。
- 不耐作戏语,解嘲来巨篇:诗人不愿意使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回应朋友的玩笑,而是选择写下一篇长篇文字来解嘲。
- 珠玉隐光彩,入城惊市廛:这里用“珠玉”来形容文字的美丽和珍贵,而“入城惊市廛”则描绘了文字的魅力足以让人驻足观看、惊叹不已的场景。
- 风霜已落木,洞户宜垂毡:这里的“风霜”指的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而“洞户宜垂毡”则暗示着家中的窗户应该悬挂上厚重的布帘来抵御寒冷。
- 何当拥炉夜,一樽同笑言: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一起围坐在炉火旁饮酒聊天,享受那份温馨和欢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