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莼线正宜羹,一舸涛江泛晓晴。
屋破不妨从客借,田荒自欲课奴耕。
不随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贤皆世情。
从此一麾江海去,西风断雁冷无声。
注释:
送荷渚归越:在湘湖的荷花丛中送别。归,指回家。越,指杭州。
湘湖莼线正宜羹,一舸涛江泛晓晴:湘湖里的莼菜正好做成汤,我乘船经过涛涛江水,早晨晴朗的天空。
屋破不妨从客借,田荒自欲课奴耕:即使我的房屋被破坏,我也不介意,因为客人可以来我这里暂住;即使我的田地荒芜了,我也不介意,因为我想自己亲自去耕种。
不随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贤皆世情:不随波逐流才是真正的事情,一时谄媚一时又变得虚伪,这都是世俗之情。
从此一麾江海去,西风断雁冷无声:我将离开这里,到江海上去。西风吹过断雁声,显得非常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归乡之作。全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联“湘湖莼线正宜羹,一舸涛江泛晓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诗人在湘湖边欣赏风景,品尝着当地的特产——美味可口的莼菜汤。这里的“一舸”指的是诗人乘坐的小舟,他正在涛涛江水之上,享受着清晨的阳光和宁静。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也为下文的离别作铺垫。
颔联“屋破不妨从客借,田荒自欲课奴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支持。虽然自己的房屋被破坏,但并不影响他接待远方的客人;自己的田地荒芜,也可以自己去耕作。这反映了诗人豁达大度、乐于助人的品质。
“不随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贤皆世情”,诗人感叹世态炎凉。那些善于随波逐流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那些一时谄媚一时又变得虚伪的人都是世态炎凉的表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情的失望和无奈。
颈联“从此一麾江海去,西风断雁冷无声”,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他将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去到江海之滨寻求新的机遇。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悲凉的心境——秋天的西风吹过,断雁的声音也显得凄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尾联“从此一麾江海去,西风断雁冷无声”再次强调了离别的主题。诗人将离开这里,到江海之滨去寻找新的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孤寂的情感——秋风中的断雁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两句诗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