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纳组去,林下得身还。
泚泚清流处,重重碧树间。
渊鱼乐且静,庭鹤寿而闲。
粗有淮安趣,谁同赋小山。
溪馆二首
纳组去,纳组去,林下得身还。
泚泚清流处,重重碧树间。
渊鱼乐且静,庭鹤寿而闲。
粗有淮安趣,谁同赋小山。
注释:
纳组:指归隐山林,隐居不仕。
泚泚清流处,重重碧树间。
清澈的溪流在树林间流淌,绿树掩映其中。
渊鱼:深潭中的鱼儿,比喻隐士。
乐且静:快乐而宁静。
庭鹤:庭院中的白鹤,象征高洁的品质。
闲:悠闲自在。
粗有:大概有。
淮安趣:即“淮阴趣”或“淮阴风”,指隐逸之趣。这里指隐居的情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写照。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纳组去,纳组去”,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归隐生活。这里的“纳组”指的是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诗人选择归隐,是因为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勾心斗角,渴望过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
第二句“泚泚清流处,重重碧树间。”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景色。清澈的溪水在树林间流淌,绿树掩映其中,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句诗以景抒情,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第三句“渊鱼乐且静,庭鹤寿而闲。”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隐士生活。渊中的鱼儿快乐而宁静,庭院中的白鹤长寿而悠闲。这些意象都象征着隐士们追求的自由、宁静和高洁。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一句“粗有淮安趣,谁同赋小山。”诗人感叹自己的隐居生活虽然简单,但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他希望自己能够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隐居山林,共同欣赏这种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如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以及人们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