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有驯鹿,亭台深处行。
长随熊轼惯,且免兔罝惊。
遥草眠多稳,流泉饮亦清。
寸岑有灵囿,可使遂微生。
【注释】
和梅挚北池十咏: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驯鹿。“梅挚”是晋人,字德威,曾任尚书郎、御史中丞等职,因得罪王敦而遭杀害;后人称其为“梅侯”。这首诗是作者对梅挚北池之景的赞美。
长随熊轼惯:驯鹿习惯了熊的脚蹬(即马鞍),所以它们可以跟着它行走。
兔罝惊:用捕兔网惊吓鹿群。
遥草眠多稳:远处草原上,鹿群睡得十分安稳。
流泉饮亦清:泉水清澈甘甜,喝起来也让人感到清凉。
寸岑有灵囿:寸岑就是小山丘,这里有一片美丽的园林,让鹿群在其中安家。
可使遂微生:使鹿群得以安居乐业。
赏析:
此诗写驯鹿与主人的关系,以及驯鹿生活的环境。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流畅自然,意境清新,富有情趣。
首联“池上有驯鹿,亭台深处行。”起笔点题,点明这是一篇咏物诗,写的是驯鹿。驯鹿是受人驯养的野生动物,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宠物来养。在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驯鹿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驯鹿也是古代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此诗开篇便写驯鹿与主人的关系,突出主人对于驯鹿的喜爱和关心。
颔联“长随熊轼惯,且免兔罝惊。”“熊轼惯”,指驯鹿习惯跟随主人骑马而行,不会惊骇于马蹄声。这里既写出了驯鹿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又通过比喻的手法把这种关系形象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驯鹿与主人之间的和谐融洽。“且免兔罝惊”,则说明主人对驯鹿的爱护和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遥草眠多稳,流泉饮亦清。”写驯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乐趣。“遥草眠多稳”,“遥”字暗示着距离遥远,而“多稳”二字则表明驯鹿在广阔的大地上自由自在地觅食和休息,生活得很安宁。“流泉饮亦清”,则表明驯鹿饮水的地方水清见底,甘美可口,足以令人心醉。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驯鹿生活的环境优美,而且写出了驯鹿生活的惬意和舒适。
尾联“寸岑有灵囿,可使遂微生。”以景结情。“寸岑”,指小山丘,此处指驯鹿居住的小山丘,有一片美丽的园林,让鹿群在其中安家。这两句既是说给读者听的,也是作者自白自己的心愿。作者希望这些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驯鹿,能够在自己精心营造的环境中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整首诗歌从动物的角度出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物与主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