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余遵道,人微德义尊。
家居青嶂底,身在白云根。
盛事传闾里,昌期付子孙。
不烦迂步远,此去自高门。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 “野老余遵道” - 这是诗人对一位隐逸的老者的描述,称其为”野老”,意味着他是一位远离尘世喧嚣、过着隐遁生活的长者。”余遵道”表明这位老者遵循着一种道德准则或生活哲学,”遵道”即遵循正道。
- “人微德义尊” - 这句话表达了尽管这位老者可能不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他的道德品质和正义感使他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人微”可能指的是他的名望或社会地位并不突出,而“德义尊”则是指他的行为和品德受到人们的尊重。
- “家居青嶂底” - 这里描述的是老者居住的环境,”青嶂”指的是青翠的山壁,暗示着他生活在山间。这样的环境往往与自然和谐,远离尘嚣,适合修身养性。
- “身在白云根” - 这里进一步描绘了老者的生活状态,”白云”常用来形容高远、纯净的境界。“根”在这里比喻根基,意味着他在精神上与自然的本源紧密相连。
- “盛事传闾里”,昌期付子孙” - 这两句诗表达了老者不仅在个人道德上受到尊敬,他的行为和成就还成为邻里间的美谈,甚至影响了他的后代子孙。”昌期”可能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或繁荣。“付子孙”表示他将美好的传统和教诲传承给下一代。
- “不烦迂步远” - 这句话反映了老者的生活态度,他选择了一条简约的道路,不必四处奔波,享受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迂步远”意味着远离喧嚣与繁忙,寻找心灵的平静。
- “此去自高门” - 最后的这两句诗表明了老者对自我定位的理解,他认为自己虽然出身平凡,但凭借高尚的德行和智慧,可以超越常人,抵达更高的境界。这里的“高门”象征着高尚的门第或地位,而“此去”则表示即将离开。
译文:
野中一个隐士余遵道,虽人微德高令人敬仰。
住在青山之底静幽居,身在云端与自然相依。
他的事迹被乡里广为传颂,他的希望寄托给了子孙。
无须跋涉远行去寻求,此地便是高远的门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的生活状态及其对外界的看法。诗中的“野老”一词带出了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人微德义尊”、“家居青嶂底”等词句,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同时,“盛事传闾里,昌期付子孙”表达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及其对未来的影响与期望。最后,“不烦迂步远,此去自高门”展示了隐者对自身境遇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即使身处简陋之地,也能保持高洁的心态和追求。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美学和内心世界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