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公铃閤绝纤尘,顾我何尝德被人。
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
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
一去蓬莱已逾岁,梦魂长到十洲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需通读全诗,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然后结合着诗句的意思,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总结即可。
【答案】
(1)《次韵前人见寄二首》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羡公”为题,借以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羡公”,即羡慕李邺侯,李邺侯(李梦阳)字献吉,号少保,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2)“羡公铃阁绝纤尘,顾我何尝德被人。”意思是:羡慕李邺侯的府邸没有一点儿尘埃,而我却没有受到过别人的称誉,更没有受到过他人的恩惠。颔联两句的意思是:羡慕李邺侯的府邸没有一点儿尘埃,而我却从未受到过别人的称誉和恩惠。“羡公”,即羡慕李邺侯,李邺侯(李梦阳)字献吉,号少保,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铃阁”,指官署、官府。“纤尘”意指一点灰尘。“德”意为恩惠。这两句的意思是:羡慕李邺侯的府邸没有一点儿尘埃,而我却没有受到过别人的称誉。颈联两句的意思是:我的讼案很多,没有空闲时间,而收到李邺侯的诗卷却让我感到高兴。“讼牍”,指诉讼案件。“白头未许还官政”,意思是:白发还没有被允许返回官场处理政事。“紫诏”,指皇帝诏书。“频烦”,多次麻烦。这两句意思是:我的官司缠身多到连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了,而李邺侯的来信却让我感到欣慰。尾联两句的意思是:一旦离开了蓬莱仙岛就已经超过一年了,而梦中却常常来到蓬莱仙岛。“蓬莱”,传说中三神山之一,位于今山东烟台市海中。“十洲”,神话传说中的海外仙山。“长”,即长久,永远。“梦魂长到十洲春”,意思是:一离开蓬莱仙岛就已经超过一年了,而梦中却常常来到蓬莱仙岛。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怀抒写志节的七律。首句点出与李邺侯相比之意。李邺侯即李梦阳,字献吉,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官邸没有一点儿尘土,而作者却从未受到过别人的称誉和恩惠,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啊!第二句直接抒发自己对李邺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第三句用典抒发自己的牢骚。第四句直抒胸臆,说自己官司缠身多得连空闲的时间都没有,然而李邺侯的来信让他十分欣慰。尾联化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