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孤忠荷圣慈,恩荣恳向九天辞。
于今蒲柳衰残日,好是云烟放旷时。
玉阙累章烦赐诏,瀫江两桨蹉归期。
宵征自有高人笑,漏尽钟鸣晓未知。

【解析】

(1)“自愧孤忠荷圣慈”句:自感惭愧,因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荷”,承受。“恩荣恳向九天辞”,恳切地向天帝告别,请求辞去官职。“九天”,天帝,此处指皇帝。

(2)“于今蒲柳衰残日”句: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皆已凋零,衰老不堪的我,在残阳下度过余生。“残日”,残阳,夕阳。“于今”,如今。“蒲柳”,即芦苇、杨柳,这里指代人,暗指自己。“衰残”,凋零,衰败。

(3)“好是云烟放旷时”句:好在是云烟飘荡,自由自在的时候。“云烟”,云雾,这里比喻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局面。

(4)“玉阙累章烦赐诏”句:屡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没有批准。“玉阙”,指宫廷。“累章”,多次上书。“烦”,麻烦,烦劳。“赐诏”,皇帝的诏书。

(5)“瀫江两桨蹉归期”句:驾着小舟,摇橹前行,却迟迟不归。“瀫”,急流,湍流。“两桨”,船桨。“蹉”,失足,失误,这里是说误了归期。“漏尽钟鸣晓未知”句:夜深了,听到报时的钟声已经敲了三遍,还不知道天明什么时候到来。“宵征”,“宵”,夜间;“征”,行役,远道而来。

【答案】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他自感惭愧因忠于君主而得到圣上的厚爱,但为国事操劳至死,又觉得辜负圣上的期待。因此他恳请圣上允许他辞官归乡,享受天伦之乐。诗人以“孤忠”、“荷圣慈”、“九天”等词语,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敬爱之情。

(2)此诗写诗人晚年被贬岭南,心情抑郁,思念故土,但又不敢流露,只能借酒浇愁,最后只得寄情山水。全诗情感复杂,有无奈,也有释然;有悲伤,也有欣慰;有失落,也有所得。

(3)此诗写诗人年老体衰,仍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回到家乡过闲散的生活。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自己感激皇恩浩荡,愿辞宫去职;颔联感叹岁月不居,壮志难酬;颈联写自己辞宫而去的艰难情形;尾联抒发自己辞官后内心的感受。

首联中诗人用一“荷”字领起,写出了自己感恩戴德的心情。诗人说自己“荷圣慈”,就是感谢皇恩浩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是诗人内心最真切的情感。诗人自感惭愧,因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恩荣恳向九天辞”,恳切地向天帝告别,请求辞去官职。这里的“九天”,是天帝的代称,也是皇帝的象征。诗人说自己“荷圣慈”、“谢九天”,既写出了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也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耿耿之心。

颔联中诗人说自己“于今蒲柳衰残日”是自感惭愧,因为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而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皆已凋零,衰老不堪的自己,在残阳下度过余生。“衰残”,凋零,衰败。诗人说自己“于今蒲柳衰残日”是自感惭愧,因为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而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皆已凋零,衰老不堪的自己,在残阳下度过余生。“于今蒲柳衰残日”,诗人自感惭愧,因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而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皆已凋零,衰老不堪的自己,在残阳下度过余生。诗人说自己“于今蒲柳衰残日”是自感惭愧,因为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而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皆已凋零,衰老不堪的自己,在残阳下度过余生。

颈联中诗人说自己“好是云烟放旷时”。这句诗的意思是:好在是云烟飘荡,自由自在的时候。这里的“云烟”指的是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局面。“放旷”,放达、开朗、旷达的意思,与“放旷时”相对应,说明诗人希望在政治上能有所作为,而不是在官场上消磨自己的余生。诗人说自己“好是云烟放旷时”是自感惭愧,因为自己的忠诚而受到圣上的厚爱。而如今已是秋末冬初,草木皆已凋零,衰老不堪的自己,在残阳下度过余生。

尾联中诗人说自己“玉阙累章烦赐诏”,意思是:皇帝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没有批准。“玉阙”,指宫廷。“累章”,多次上书。“烦”,麻烦、烦劳。“赐诏”:皇帝的诏书。这句诗的意思是:皇帝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没有批准。这里的“玉阙”指的是皇宫,表示自己身处高位;“累章”则表示自己曾反复上书请求退官;“烦赐诏”则表示皇帝没有同意自己的请求。整首诗句表现的是诗人对皇帝的尊敬以及对退休生活的向往。

尾联中诗人说自己“瀫江两桨蹉归期”,意思是:驾着小舟,摇橹前行,却迟迟不归。这里的“瀫”,急流,湍流。“两桨”,船桨。“蹉”,失足,失误,这里是说误了归期。这句诗的意思是:驾着小舟,摇橹前行,却迟迟不归。这里的“瀫”,急流,湍流。“两桨”,船桨。“蹉”,失足,失误,这里是说误了归期。整首诗句表现的是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