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必原静,治人先正心。
风乎昼坛上,退食鸣瑶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要求分析诗句内容并赏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制动必原静,治人先正心”的意思是:制伏邪恶必须以清静为根本,治理民众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这是说治国平天下要注重内心修养。
“风乎昼坛上,退食鸣瑶琴”的意思是:在白天的祭坛上吹奏乐曲,退朝之后弹起瑶琴来消遣。这是说作者在朝廷中闲居无事时,喜欢在白昼里到坛前演奏乐曲。
【答案】
示例一:
译文:制伏邪恶必须以清静为根本,治理民众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这是说治国平天下要注重内心修养。
赏析:此诗是作者闲居在家时写的。作者认为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从内心修养做起的,即“制动必原静”。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朝廷中闲居无事时,能够经常弹奏乐器,抒发心中的忧愁和郁闷。
示例二:
译文:在白昼的祭坛上吹奏乐曲,退朝后弹奏瑶琴来消度闲暇时光。
赏析:此诗是作者闲居在家时写的。诗人用典,以尧、舜为例,说明自己闲居无事时喜欢在白昼里到坛前演奏乐曲、退朝之后弹起瑶琴来消遣。
示例三:
译文:国家政治清明安定,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内心的修养使然。
赏析:此诗是作者闲居在家时写的。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与喜悦之情。